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哪些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较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意识障碍
-嗜睡:患者处于持续性睡眠状态,可被轻度刺激(如呼唤、推动)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意识模糊:较嗜睡程度深,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不同程度障碍,思维也较紊乱。
-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昏迷:最为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意识完全丧失,任何强烈刺激均不能使其觉醒,可分为浅昏迷、中昏迷和深昏迷。
认知障碍
-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对既往发生事情的记忆能力下降,可分为近记忆力减退(对新近发生的事情难以回忆)和远记忆力减退(对过去久远事情的记忆缺失)。
-定向力障碍:患者对时间(如年、月、日、时)、地点(所在地点、周围环境)及人物(自己和他人身份)的识别能力发生障碍。
-计算力障碍:患者进行数学运算的能力减退,从简单的加减法到乘除法运算都可能出现错误。
头痛
是常见症状,可为搏动性痛、胀痛、钝痛等不同性质,可局限于一侧或全头部,可因咳嗽、用力、弯腰等动作而加重。如偏头痛常为单侧搏动性剧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颅内高压性头痛多为全头部胀痛,晨起或夜间加重。
呕吐
中枢性呕吐的特点是与进食无关,常呈喷射性,可伴有或不伴有恶心。多见于颅内压增高(如脑肿瘤、脑出血、脑梗死等导致),此外,延髓的呕吐中枢受到刺激(如脑膜炎刺激)也可引起。
运动障碍
-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如脑血管病引起的偏瘫;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常见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病变,如脊髓灰质炎。
-不自主运动:包括震颤(如帕金森病的静止性震颤)、舞蹈样动作(如小舞蹈病患者肢体和面部快速、不规则、无目的的动作)、手足徐动(手指或足趾缓慢、扭曲、蚯蚓蠕动样的伸展动作)等。
感觉障碍
-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低,如轻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感觉阈值增高。常见于神经系统的损伤、炎症等,如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可出现肢体远端感觉减退。
-感觉异常:无外界刺激而患者自觉身体某部位有蚁走感、麻木感、烧灼感、束带感等异常感觉,可因神经根受压、脊髓病变等引起。
平衡和协调障碍
-共济失调:患者的肢体运动协调性紊乱,动作不准确、不平衡。可分为小脑性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行走时步基增宽、摇晃不定,如小脑梗死患者)、感觉性共济失调(闭眼时症状明显加重,如脊髓后索病变时)。
精神症状
-情绪改变:可表现为抑郁、焦虑、躁狂等,如脑卒中后患者可能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
-幻觉和妄想:幻觉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可出现幻听;妄想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如被害妄想(坚信自己受到迫害)、关系妄想(将环境中与自己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自己有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