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面部神经瘫痪的原因.doc
文件大小:25.43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22千字
文档摘要

面部神经瘫痪的原因

面神经瘫痪,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二者病因有所不同:

中枢性面瘫

主要由脑血管病等脑部病变引起,病变部位在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

-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的原因,如脑梗死、脑出血。由于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出血,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影响了支配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损伤面神经核上部分,引起对侧下部面肌瘫痪,而上部面肌(额肌和眼轮匝肌)因受双侧大脑皮质支配,一般不受累,即患者皱眉、闭眼功能正常,但可出现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漏气等症状。

-脑部肿瘤:如脑膜瘤、胶质瘤等,肿瘤逐渐生长,压迫或侵犯脑组织,影响面神经核上纤维的正常功能,导致中枢性面瘫。除面瘫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肢体无力等其他症状。

-脑部炎症:像脑炎、脑膜炎等脑部炎症性疾病,炎症侵袭可损害脑部神经组织,波及面神经的相关神经传导通路,引发中枢性面瘫。患者通常还有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炎症相关表现。

周围性面瘫

病因较为多样,病变主要发生在面神经核及面神经。

-感染

-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可引发亨特综合征,病毒侵犯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导致面神经的炎症和损伤,除了出现面部表情肌瘫痪,还伴有耳部疱疹、耳痛等症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也可能累及面神经,引起面肌运动障碍。

-细菌感染:如中耳炎、乳突炎等耳部感染性疾病,炎症蔓延可侵犯面神经,导致面神经受损,引发周围性面瘫。患者多有耳部疼痛、流脓等耳部症状。

-自身免疫性疾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可累及面神经,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神经组织,包括面神经,导致其功能障碍,出现面部肌肉无力、瘫痪。患者可能在面瘫之前或同时伴有肢体对称性无力等其他表现。

-外伤

-头部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的颅骨骨折,骨折片可能直接损伤面神经,引起面瘫。损伤程度和面瘫表现取决于骨折的部位和对面神经的损伤程度。

-医源性损伤:在耳部手术(如中耳手术)、腮腺手术等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有可能误伤面神经,导致术后出现周围性面瘫。

-中毒:长期接触酒精、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癫痫药等)、重金属(如铅、汞等)等有毒物质,可能损害面神经,引起面瘫。例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酒精中毒,可对面神经造成慢性损害,逐渐出现面部肌肉运动异常。

-神经源性因素:面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如果受到压迫,如面神经管狭窄、肿瘤(如听神经瘤)压迫等,可阻碍神经传导,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导致周围性面瘫。听神经瘤压迫面神经时,患者除面瘫外,还可能有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特发性因素:贝尔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特发性周围性面瘫,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反应、面部着凉、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常在晨起洗漱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部动作不灵、口角歪斜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