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doc
文件大小:25.44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1千字
文档摘要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是一种利用低频脉冲电流来刺激神经和肌肉的医疗设备,在康复治疗领域应用广泛。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工作原理

通过电极将特定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低频电流导入人体,刺激神经干和肌肉纤维,引起肌肉收缩反应,以达到治疗目的。不同参数的电流刺激可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如疏密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断续波可提高肌肉的兴奋性,增强肌肉收缩能力。

功能作用

-肌肉功能恢复:对于因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脊髓损伤)或长期制动导致的肌肉萎缩、肌无力,能通过刺激使肌肉被动收缩,增加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防止肌肉进一步萎缩,促进肌肉功能恢复。

-促进血液循环:刺激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流动,为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带走代谢废物,有助于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缓解疼痛:低频电流刺激能调节神经的兴奋性,干扰痛觉信号的传导,释放内啡肽等止痛物质,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常用于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肌肉疼痛、关节疼痛等。

临床应用

-神经内科:用于治疗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周围神经损伤疾病,帮助恢复神经功能和肌肉运动功能。

-康复科:是脑卒中、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常用设备,可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也用于骨折后长期固定导致的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等情况的康复训练。

-骨科:在骨折术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同时预防和治疗因卧床引起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还可用于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引起的疼痛和肌肉功能障碍。

使用方法

-电极放置:根据治疗部位和目的,将电极片正确放置在皮肤上。一般来说,电极应放置在神经肌肉运动点上或病变肌肉的两端,以确保电流能够有效刺激到目标神经和肌肉。

-参数设置: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受程度和治疗部位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刺激频率、幅度、脉宽等参数。初始治疗时,参数通常从较低水平开始,然后根据患者的反应逐渐调整。

-治疗时间:每次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天1-2次,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带有心脏起搏器者、孕妇腹部、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皮肤破损或感染部位、对电流过敏者等禁止使用。

-正确使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舒适体位,不得随意移动,避免电极片移位或脱落;治疗时如出现不适或异常感觉,应立即停止治疗。

-维护保养:定期清洁设备和电极片,避免损坏;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存放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