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原因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退变导致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受压迫或刺激,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颈椎的退行性变
-椎间盘退变:椎间盘是连接相邻颈椎椎体的重要结构,起到缓冲和支撑的作用。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椎间隙变窄。这会导致椎间隙对椎体的缓冲能力下降,相邻椎体间的稳定性变差,进而引发椎体边缘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周围的神经根。
-椎体骨质增生:长期的颈椎活动、磨损以及椎间盘退变等因素,会刺激椎体边缘出现骨质增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骨刺”。这些增生的骨质可能会直接压迫神经根,或者刺激周围的组织,导致神经根周围出现炎症反应,影响神经根的正常功能。
-钩椎关节增生:钩椎关节由椎体的钩突与上位椎体的唇缘构成。当颈椎发生退变时,钩椎关节也会出现增生肥大。钩椎关节增生可压迫神经根,尤其是在颈椎向一侧旋转或侧屈时,这种压迫可能会更加明显。
-关节突关节错位或增生:颈椎的关节突关节对维持颈椎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当颈椎长期处于不良姿势或受到外力作用时,关节突关节可能会发生错位,导致关节突关节周围的组织损伤、充血、水肿,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同时,长期的退变也可使关节突关节出现增生,同样会对神经根产生压迫。
-慢性劳损
-不良姿势:长期的不良姿势,如长期低头工作、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如低头看手机、电脑)、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过低、睡姿扭曲)等,会使颈椎处于过度前屈或后伸的状态,导致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加速颈椎的退变过程,增加神经根受压的风险。
-过度负荷: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的颈部运动(如长时间的颈部扭转、伸展等动作)或颈部受到反复的微小创伤,会使颈椎承受过大的压力和应力,导致颈椎结构的损伤和退变加速,进而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
-外伤
-急性损伤:颈椎受到突然的外力撞击,如交通事故中的颈部挥鞭伤、高处坠落、运动时颈部的扭伤等,可能会导致颈椎骨折、脱位或椎间盘突出等损伤,直接压迫或损伤神经根,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即使是较轻微的颈部外伤,也可能在原有颈椎退变的基础上,诱发或加重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累积性外伤:一些反复的、轻微的颈部外伤,虽然每次损伤可能不严重,但长期积累下来,也会对颈椎的结构和稳定性造成破坏,逐渐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例如,长期进行颈部剧烈运动的运动员,如体操运动员、跳水运动员等,由于颈部反复受到冲击和扭转,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其他因素
-先天性因素:少数情况下,个体可能存在颈椎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如颈椎椎体融合、椎管狭窄等。这些先天性异常会导致颈椎的解剖结构和力学关系发生改变,使颈椎在正常的生长和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退变和神经根受压的情况,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几率。
-炎症因素:咽喉部的炎症,如咽炎、扁桃体炎等,可能会通过淋巴系统波及颈椎周围的软组织,导致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出现充血、水肿,影响颈椎的稳定性,进而诱发神经根型颈椎病。此外,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全身性疾病累及颈椎时,也可能引发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