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周围神经病吃什么药好.doc
文件大小:25.5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21千字
文档摘要

周围神经病吃什么药好

周围神经病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营养神经药物

这类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改善神经功能。

-维生素B族:

-甲钴胺:它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制剂,能直接参与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髓鞘的主要成分卵磷脂的合成,从而修复受损神经。成人一般一次0.5毫克,一日3次。适用于各种周围神经病,副作用相对较少,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

-维生素B1:参与体内辅酶的形成,对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至关重要。通常口服剂量为一次10毫克,一日3次。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出现头痛、疲倦、烦躁、食欲减退等不良反应。

-维生素B6:在神经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常用剂量为一次10-20毫克,一日3次。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导致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

改善神经微循环药物

能够增加神经的血液供应,为神经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胰激肽原酶:可激活纤溶酶原,改善微循环,增加神经组织的血流量,减轻神经缺血缺氧损伤。一般口服,一次120-240单位,一日3次。偶有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现象,以及胃部不适、倦怠等不良反应。

-前列地尔: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改善神经的微循环和血液灌注。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皮疹、腹泻、血压下降等。

止痛药物

当周围神经病导致疼痛症状明显时,可使用以下药物缓解疼痛。

-加巴喷丁:它是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开始剂量可为一次0.3克,一日1次,然后根据病情和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剂量可至一日1.8克,分3次服用。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晕、外周水肿等。

-普瑞巴林:能阻断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减少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起始剂量可为一次75毫克,一日2次,可根据病情增至一次150毫克,一日2-3次。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嗜睡、口干、体重增加等。

-度洛西汀:是一种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来缓解疼痛。一般口服剂量为一次60毫克,一日1次。可能出现恶心、口干、便秘、食欲减退、疲劳等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在周围神经病的急性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神经的炎症和水肿,缓解症状。

-泼尼松:常用于格林-巴利综合征等急性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一般初始剂量为一日10-60毫克(根据病情调整),晨起一次顿服。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减量。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库欣综合征、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消化道溃疡等。

-地塞米松:抗炎作用较强,可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具体剂量需根据病情决定。副作用与泼尼松相似,但相对更易引起精神症状。

具体的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因以及个体差异,由医生制定,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用药或随意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