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病历模板
三叉神经痛病历
一、一般资料
姓名:[患者姓名]
性别:[患者性别]
年龄:[患者年龄]
民族:[患者民族]
职业:[患者职业]
婚姻状况:[患者婚姻状况]
住址:[详细住址]
联系电话:[电话号码]
就诊日期:[具体日期]
二、主诉
发作性面部疼痛[X]年,加重[X]月。
三、现病史
患者于[具体时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或右侧)面部疼痛,疼痛部位主要累及三叉神经第[Ⅰ/Ⅱ/Ⅲ]支(或多支)分布区域,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剧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突发突止,间歇期如常人。疼痛发作常因洗脸、刷牙、说话、进食等日常活动诱发。初起时发作频率较低,约每日[X]次,未予重视及特殊治疗。近[X]月来,疼痛发作愈发频繁,每日可达[X]次,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睡眠质量,遂来我院就诊。病程中,患者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无肢体麻木及无力等不适。
四、既往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五、个人史
生于原籍,久居本地,无疫区、疫水接触史,无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等)。
六、家族史
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七、体格检查
(一)生命体征
体温:[T]℃,脉搏:[P]次/分,呼吸:[R]次/分,血压:[BP]mmHg。
(二)一般情况
神志清楚,精神尚可,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三)头颈部
头颅无畸形,五官端正。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X]mm,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腔通畅,无流涕。口唇无发绀,口腔黏膜无破损,伸舌居中。双侧腮腺无肿大,压痛阴性。
(四)神经系统
1.三叉神经
-感觉功能:轻触觉、痛觉、温度觉检查双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对称,无减退或异常。
-运动功能:嘱患者做咀嚼动作,双侧咬肌、颞肌有力,张口时下颌无偏斜。
-反射:角膜反射双侧正常引出。
2.其他脑神经:Ⅱ-Ⅻ对脑神经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3.肢体运动及感觉: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深浅感觉对称,生理反射正常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
八、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X]×10?/L,中性粒细胞比例[X]%,淋巴细胞比例[X]%,血红蛋白[X]g/L,血小板计数[X]×10?/L,均在正常范围。
2.生化全项: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等各项指标均正常。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脑沟、脑回形态正常,脑室系统大小、形态、位置未见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2.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颅内未见明显占位性病变,三叉神经走行区未见明显受压、增粗等异常信号影。
九、诊断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左侧/右侧,第[Ⅰ/Ⅱ/Ⅲ]支或多支)
十、诊断依据
1.患者以发作性面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疼痛性质为电击样、刀割样剧痛,突发突止,符合三叉神经痛典型症状。
2.疼痛部位局限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除疼痛相关表现外,无其他阳性体征。
3.头颅CT及MRI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管畸形等继发性病因。
十一、鉴别诊断
(一)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多由颅内病变引起,如桥小脑角肿瘤、三叉神经鞘瘤、颅底蛛网膜炎等。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其他阳性体征,如面部感觉减退、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听力下降等,头颅CT或MRI检查可发现相应病变,该患者无上述表现及影像学异常,故可排除。
(二)牙痛
牙痛多为持续性钝痛,局限于牙龈部,可因进食冷热食物加重,口腔检查常可发现龋齿、牙周炎等病变。该患者无口腔局部病变,且疼痛性质与牙痛不符,故可排除。
(三)舌咽神经痛
疼痛部位主要在舌根、咽部、扁桃体及耳道深部,疼痛性质与三叉神经痛相似,但疼痛常因吞咽、说话等动作诱发,该患者疼痛部位不在上述区域,故可排除。
十二、治疗计划
(一)药物治疗
1.卡马西平:初始剂量[X]mg,每日[X]次,口服,根据病情及耐受情况逐渐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X]mg/d。主要作用是抑制神经兴奋性,减轻疼痛发作。副作用可能包括头晕、嗜睡、皮疹、白细胞减少等,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
2.加巴喷丁:初始剂量[X]mg,每日[X]次,口服,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至[X]mg/d,分[X]次服用。用于辅助治疗三叉神经痛,增强止痛效果,副作用相对较少,可能有嗜睡、乏力等。
(二)物理治疗
1.给予局部热敷,每次[X]分钟,每日[X]次,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2.可考虑行红外线照射治疗,每周[X]次,改善局部组织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