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并不存在“神经性中耳炎”这种疾病,你可能想问的是“分泌性中耳炎”或“神经性耳聋”等,以下分别针对这两种情况介绍治疗方法: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药物治疗
-抗生素:急性期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抗生素,一般疗程不超过1周。常用药物如阿莫西林等,可控制感染。
-糖皮质激素:可短期口服或鼻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如泼尼松等口服药,以及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鼻用药物。
-减充血剂:可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等,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但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以防引起药物性鼻炎。
-手术治疗
-鼓膜穿刺抽液:适用于积液黏稠、病情迁延不愈的患者。通过鼓膜穿刺,抽出中耳内的积液,改善症状。
-鼓膜切开术:若穿刺抽液效果不佳,可考虑鼓膜切开术,以利于积液的充分引流。
-鼓膜置管术:对于病情反复、中耳积液长期不愈的患者,可在鼓膜切开后置入通气管,以改善中耳通气,促进积液排出,一般通气管留置时间为3~6个月,最长可达1年。
-咽鼓管球囊扩张术:通过球囊扩张咽鼓管软骨段,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对部分患者有效。
神经性耳聋
神经性耳聋是指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而引起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减轻水肿的作用。可全身应用如泼尼松口服,或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等。
-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可增加内耳血液供应,改善内耳的微循环,有助于缓解听力下降。
-营养神经药物:常用甲钴胺等药物,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保护神经细胞。
-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抗凝药物:如巴曲酶等,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内耳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听力恢复。
-高压氧治疗:在高压环境下吸氧,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内耳缺氧状态,促进内耳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一般需要进行多个疗程的治疗。
-佩戴助听器:对于经药物等治疗效果不佳,病情稳定后仍有明显听力损失的患者,可根据听力减退的程度,选择合适的助听器,以提高听力,改善交流。
-人工耳蜗植入:对于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在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能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使患者恢复部分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