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麻疹传染病护理要点.pptx
文件大小:2.88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2.96千字
文档摘要

麻疹传染病护理要点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疾病基础认知

02

临床护理评估

03

隔离护理措施

04

症状管理策略

05

并发症应对方案

06

预防控制体系

01

疾病基础认知

病原体特征与传播途径

麻疹的病原体为麻疹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是一种单链RNA病毒。病毒抵抗力较弱,对热、光、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都敏感。

麻疹病毒

传播途径

传染期

麻疹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衣物等传播。

麻疹的传染期主要在患者出疹前后5天内,出疹后传染性逐渐降低,疹退时已无传染性。

一般持续3-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畏光等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类似。

前驱期

出疹后3-4天,皮疹开始消退,按出疹顺序开始消退,同时体温也开始逐渐下降,其他症状逐渐改善。

疹退期

在发热后的3-4天,开始出现皮疹,首先从耳后、发际开始,逐渐扩展到面部、躯干和四肢。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可融合成片,疹间皮肤正常。

出疹期

01

03

02

典型临床表现分期

皮疹完全消退后,皮肤留有褐色色素沉着,伴有糠麸样脱屑,逐渐恢复正常肤色。

恢复期

04

高危人群识别标准

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

未按计划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是麻疹的高危人群,尤其是6个月至5岁的儿童。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接触麻疹患者的人群

如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患有免疫缺陷病、恶性肿瘤等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容易感染麻疹病毒。

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如家庭成员、医护人员等,容易感染麻疹病毒。

1

2

3

02

临床护理评估

发热与皮疹观察要点

观察发热与皮疹出现的时间、皮疹的密度、形态等,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发热程度与皮疹关系

注意皮疹的大小、颜色、形状、分布等,以便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

皮疹特点

观察是否伴有瘙痒、疼痛、咳嗽、流涕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与皮疹的关系。

伴随症状

呼吸道症状监测方法

呼吸频率与节律

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是否增快,节律是否规整,以及是否出现呼吸困难。

01

呼吸道通畅情况

注意患者有无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对呼吸道通畅的影响。

02

肺部听诊

听诊肺部是否有湿啰音、哮鸣音等异常呼吸音,以判断是否有肺部并发症。

03

并发症早期预警指标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烦躁不安、嗜睡、萎靡等精神状态异常,以便及时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精神状态

消化系统症状

循环系统症状

注意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这些症状是否逐渐加重,以便及时发现消化系统并发症。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率增快、心音低钝、面色苍白等循环系统症状,以及这些症状是否逐渐加重,以便及时发现循环系统并发症。

03

隔离护理措施

空气传播隔离技术规范

负压病房

对于疑似或确诊的麻疹病例,应在负压病房进行隔离,防止病毒扩散。

03

选择通风良好的房间作为隔离室,避免空气流通不畅。

02

隔离室要求

呼吸道防护

佩戴医用口罩,防止麻疹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

01

用温水轻轻擦拭患者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浴用品。

保持皮肤清洁

为患者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

饮食护理

01

02

03

04

定时测量患者体温,观察麻疹出疹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

密切观察病情

保持患者口腔卫生,用淡盐水漱口,预防口腔感染。

口腔护理

患者生活护理操作流程

环境消毒执行标准

空气消毒

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

物体表面消毒

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患者接触过的物品和表面。

衣物消毒

患者衣物应单独清洗,在阳光下暴晒或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排泄物处理

患者排泄物需经过消毒处理后再排放,防止病毒传播。

04

症状管理策略

高热物理降温方案

散热降温

采用空气流通、少穿衣物等方法进行散热,避免过度保暖。

01

物理降温

可用温水擦浴或冰袋敷额等物理降温方法,避免使用酒精擦浴。

02

药物降温

必要时可按医嘱给予退烧药,但要避免过量使用。

03

监测体温

定期测量体温,记录体温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降温措施。

04

保持皮肤清洁

用温水洗澡,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

01

避免搔抓

剪短指甲,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加重瘙痒和引起感染。

02

保湿护理

涂抹保湿霜或润肤露,保持皮肤湿润,缓解瘙痒。

03

衣着舒适

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皮肤。

04

皮肤瘙痒缓解技巧

口腔黏膜护理要点

清洁口腔

避免刺激

观察病情变化

促进愈合

定期用温盐水或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避免食用辛辣、酸甜等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以免加重口腔黏膜炎症。

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如出现溃疡、糜烂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

可遵循医嘱使用一些促进口腔黏膜愈合的药物或口腔喷雾。

05

并发症应对方案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翻身拍背,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