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湿疹和神经性皮炎
面部湿疹和神经性皮炎都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它们在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上有一些区别:
症状
-面部湿疹:
-急性期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密集小丘疹,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搔抓后会有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伴有剧烈瘙痒。
-亚急性期红肿和渗出减轻,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仍有瘙痒。
-慢性期皮肤粗糙、肥厚,有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减退,瘙痒程度不一,常在搔抓后加重。皮疹多对称分布。
-神经性皮炎:
-初期表现为局部皮肤阵发性瘙痒,搔抓后出现针头至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呈淡红色或正常肤色。
-随着病情发展,丘疹逐渐融合成片,形成边界清楚的苔藓样斑块,表面光滑或有少量鳞屑,颜色可为淡褐色、淡红色或正常肤色,好发于眼睑、颈部、肘部、骶尾部等易搔抓部位,瘙痒剧烈,尤其是在夜间或情绪波动时。
病因
-面部湿疹:
-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
-外部因素:包括饮食(如鱼虾、牛羊肉等)、吸入物(如花粉、尘螨等)、生活环境(如炎热、干燥等)、动物皮毛、各种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等)的刺激。
-神经性皮炎:
-神经精神因素:是主要原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焦虑不安、生活环境突然变化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局部刺激:如衣领的摩擦、搔抓、化学物质刺激、昆虫叮咬等,另外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也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治疗
-面部湿疹:
-一般治疗:寻找并避免可能的致病因素,避免搔抓、摩擦、热水烫洗等刺激,注意皮肤保湿。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急性期有渗出时,可使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冷湿敷;无渗出时,可外用糖皮质激素霜剂,如地奈德乳膏等,但面部用药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神经性皮炎:
-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避免精神紧张、焦虑,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局部刺激,如搔抓、摩擦等。
-药物治疗:外用药物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如卤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对于苔藓样变明显的皮损,可封包治疗以增强疗效。瘙痒剧烈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止痒,如依巴斯汀等。此外,对于难治性神经性皮炎,可采用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光疗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