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项目二慧的教育指导
一、认知与理解的含义0102(一)认知的含义所谓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具体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发展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中心任务,认知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的形成以及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
理解也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概念形成,判断和推理都依靠对事物的理解。理解是基于知识经验的认知活动的结果,其标志是出现独立的语言和动作,有完整的内在逻辑。所谓理解,就是明了事物的关系、本质,或者说“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二)什么是理解
KEYWORD学前期是儿童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儿童的认知活动是有规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认知发展过程概括为四个阶段,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个阶段各有特点。(二)0—6岁儿童认知与理解发展的特点
KEYWORD(二)0—6岁儿童认知与理解发展的特点
KEYWORD1.动作发展迅速,依靠感觉动作认识世界(一)0—3岁儿童认知与理解的发展特点例如:成人将玩具挂在摇篮的上端,用细绳的两端分别连接玩具和婴儿手腕,婴儿一动小手,玩具就会发出声音;当婴儿偶然晃动小手,玩具发出声音后,他会继续晃动细绳享受声音。2.通过直接经验来认知理解事物例如:妈妈告诉孩子热水烫的时候,孩子最初并不理解“烫”是什么意思,当他摸热水杯,感觉温度,用行动体验到了烫,对烫的感受是不舒服,这样的经验帮助孩子形成了关于烫的知识,当妈妈下次再说小心水烫,慢慢喝,他就不再着急喝热水了。
KEYWORD3.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影响儿童认知与理解发展儿童的认知发展与他们所处的文化关系密切,社会文化影响着认知发展的形式(一)0—3岁儿童认知与理解的发展特点智力发展良好的的儿童,家里有丰富的教育玩具和书籍。其父母是温和的、充满爱的,会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父母给予的爱和温暖以及鼓励性的语言,对儿童的发展的预测性最好缺乏环境刺激或人际接触可能妨害儿童的感觉、运动、情绪、认知与语言的发展,他们的智力可能落后于正常人
KEYWORD1.认知迅猛发展,能够感知、记忆、思考、理解很多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二)3-6岁儿童认知与理解的发展特点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人的智力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假定人在17岁所达到的智力是100%,那么儿童在0-4岁时获得50%,4-8岁时能获得30%,8-17岁只增加20%。可见,儿童年龄越小,其智力发展越快。
(二)3-6岁儿童认知与理解的发展特点2.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主导地位,抽象逻辑性和随意性初步发展
(二)3-6岁儿童认知与理解的发展特点
(二)3-6岁儿童认知与理解的发展特点3.儿童理解的发展呈现明显的加速趋势儿童理解的发展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到开始依靠语词的理解,从简单的、表面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教师与家长要积极引导儿童认知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过渡,从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从而为儿童后继发展夯实基础,做好准备。
三、儿童认知与理解的指导策略(一)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全人教育观和全面发展观澄清认知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认知≠知识尊重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二)指导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三、儿童认知与理解的指导策略培养儿童良好的认知品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尝试使用认知活动的方法和技能,如,观察事物或现象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技能等。重视儿童个性品质的培养
三、儿童认知与理解的指导策略(三)引领家长有目的的教为理解而教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直接感知,积累表象善于提问,鼓励质疑博闻强记,意义记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四)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四)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在日常生活中融合认知教育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丰富儿童感性经验(五)教会家长与儿童一起游戏陪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