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神经性耳炎怎么治疗.doc
文件大小:25.4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1.2千字
文档摘要

神经性耳炎怎么治疗

临床上并没有“神经性耳炎”这种疾病,你可能想说的是神经性耳鸣或中耳炎(包含多种类型,如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等),以下分别介绍其治疗方法:

神经性耳鸣

-药物治疗

-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制剂,能增加内耳血液供应,改善内耳的微循环,为受损的听神经提供更好的营养环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耳鸣症状。

-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是一种常用的营养神经药物,它参与神经髓鞘的合成,有助于修复受损的听神经,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

-抗焦虑、抑郁药物:对于因精神心理因素导致或加重的神经性耳鸣,如伴有明显焦虑、抑郁症状者,可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可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同时减轻耳鸣带来的不适。

-声治疗:通过耳鸣治疗仪、助听器等设备,发出特定频率和强度的声音,如白噪音、粉红噪音等,以掩蔽耳鸣声音,降低患者对耳鸣的关注度,缓解耳鸣带来的困扰。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部分神经性耳鸣患者有效。通过与心理医生交流,患者可以学习应对耳鸣的技巧,改变对耳鸣的负面认知和情绪反应,减轻耳鸣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其他治疗:对于部分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还可以考虑中医针灸、高压氧等治疗方式,但疗效因人而异。

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药物治疗:

-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等,用于预防和控制感染,一般疗程为7~10天。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可短期口服,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积液吸收。

-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等,可减轻鼻腔及咽鼓管黏膜肿胀,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功能,但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迁延不愈、反复发生的患者,可考虑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鼓膜置管术等手术方式,改善中耳通气引流,清除中耳积液。

-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药物治疗:

-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一般可选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等,以控制感染,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局部用药: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鼓膜穿孔后,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滴耳。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使用抗生素滴耳液控制感染。但如果存在急性发作,则需全身应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对于中耳有肉芽、胆脂瘤形成,或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者,需要行手术治疗,如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清除病变组织,重建听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