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位机理
*肩关节脱位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前者常见*前脱位常由间接暴力引起,跌倒时上肢外展伸直,手掌或肘部着地,暴力传至肩关节发生脱位。在极度外展位,大结节抵于肩峰,形成支点,加上手掌或肘部继续使上肢外展的暴力,使肱骨头穿破前下方关节囊而形成盂下脱位;跌倒时肘部多在后方,而肱骨头在前方,暴力继续使肱骨头向前脱位,形成喙突下脱位,或锁骨下脱位。临床表现与诊断*有明确外伤史,伤处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特有体征:1、患肢轻度外展,健手托患侧前臂,头和身体侧向患侧;2、三角肌塌陷,肩关节囊空虚,方肩畸形。3、搭肩试验(Dagas征)阳性:肘部紧贴胸壁时,患侧手掌不能搭到对侧肩部;或手掌搭到对侧肩部时肘部不能紧贴胸壁。4、检查是应注意是否合并腋神经、臂丛损伤的体征。*X线片可明确肩关节脱位的程度、方向、是否合并大结节骨折。关节脱位的治疗*复位:手法复位为主。早期复位易成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超过3周手法复位很难成功*固定:复位后,将关节固定于一定体位,使受伤关节在稳定的位置上,关节囊、韧带、肌肉修复。固定时间一般为2~3周。*功能锻炼:固定期间进行关节周围肌肉的舒缩运动及其他关节的主动运动,可增进血液循环,消肿,避免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解除固定后,进行理疗、热水浴,患肢关节主动活动。禁忌粗暴扳拉,以免加重损伤和骨化性肌炎。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1)足蹬法(Hippocrates法)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2)科氏法(Kochers法)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3)牵引推拿法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复位后肩部即恢复钝园丰满的正常外形、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再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搭肩试验变为阴性,X线检查肱骨头在正常位置上。如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因骨折片与肱骨干间多有骨膜相连,在多数情况下,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撕脱的大结节骨片也随之复位。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脱位概念影响掌指关节复位的因素影响2—5掌指关节复位的因素诊查要点治疗固定及手术肘关节脱位*在全身所有的关节中,肘关节最常见脱位,常为后脱位。*肘关节的组成:尺骨半月切迹、肱骨滑车、肱骨小头近端关节面。*尺骨半月切迹前方的冠突短小,肘关节前、后壁无韧带加强,故肘关节易脱位。脱位机理*间接暴力。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着地,暴力使肘过伸,鹰嘴抵在鹰嘴窝处形成支点,使半月切迹脱离滑车移向后方,尺桡骨同时滑向后方,肱骨前下端突破薄弱的关节囊前壁,向前移位,形成后脱位。随暴力方向不同,可同时合并桡侧或尺侧移位。受伤时肘未过伸,肱骨下端可直接撞击尺骨冠突,发生尺骨冠突骨折;若受伤时肌肉强烈收缩,发生冠突撕脱骨折。*后方受到直接暴力,可发生鹰嘴骨折和肘关节前脱位。*肘外翻暴力可使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可合并尺神经牵拉伤。临床表现和诊断*患处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特有体征:1、肘部明显畸形;2、肘关节弹性固定于半伸直位;3、肘后三角失去正常关系;4、前臂缩短,肘部周径增粗,肘前方可触到肱骨下端,肘后部可触到鹰嘴。注意是否有尺神经损伤的体征。*X线片可明确肘关节脱位的类型、程度、是否合并鹰嘴骨折冠状骨骨折或内上髁骨折等。正常关节肘关节脱位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局麻下进行。对抗牵引,一手牵腕部,另一手拇指在肘前把肱骨下端向后推压,另4指把鹰嘴向前方提拉。不能在完全伸直位或屈曲成直角位牵引。*固定:超肘关节夹板或石膏托固定于屈曲90o位,三角巾悬吊胸前3周*功能锻炼:固定期间可主动活动肩、腕关节和手指各关节。解除固定后练习肘部主动屈、伸及前壁旋转活动。严禁强力扳拉。桡骨小头半脱位*桡骨站头半脱位常见于5岁以下小儿。*5岁以前,桡骨颈处的环状韧带只是一片薄弱的纤维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