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伦理学考试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医学模式是指()。
A、医生诊断治疗所必须遵循的规范和程序
B、现代对于疾病的一种认识
C、不同时代对疾病的不同认识和理解
D、人们对疾病的成因和解决方式的一种概括
E、医生诊治疾病的一种方式
正确答案:D
2.导致患者术前焦虑的因素为()
A、害怕疼痛
B、对手术的安全性表示怀疑
C、对手术的不确定或未知感
D、对医生的不信任
E、以上均正确
正确答案:E
3.心身疾病的治疗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躯体治疗+心理治疗
B、单纯躯体治疗
C、长期心理治疗
D、当躯体治疗无效时可采取心理治疗
E、对高血压病除药物治疗外,通常用系统脱敏法的心理治疗
正确答案:A
4.如果某一个体在一年内LCU累计为100,则其来年患病的可能性为()
A、基本健康
B、30%
C、50%
D、75%
E、90%
正确答案:A
5.“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属于何种心理机制()。
A、升华
B、否认
C、转移
D、压抑
E、合理化
正确答案:E
6.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具有()个分测验。
A、10
B、12
C、9
D、11
E、8
正确答案:D
7.以下情绪形式中不属于人类的原始情绪或基本情绪的是()。
A、恐惧
B、悲哀
C、愤怒
D、快乐
E、焦虑
正确答案:E
8.根据是否了解识记材料的意义,可把记忆分为()。
A、语词记忆和编码记忆
B、有意后记忆和有意记忆
C、意义记忆和无意记忆
D、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E、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正确答案:E
9.以下对医患关系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以患者为中心
B、是一种帮助性的人际关系
C、以医务人员为中心
D、以维护病人健康为目的
E、是一种工作关系,以医疗活动为中心
正确答案:C
10.医德评价的方式是()
A、内心信念、法律约束和社会舆论
B、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
C、内心信念、规范约束和传统习俗
D、社会舆论、法律约束和内心信念
E、法律约束、职业规范和传统习俗
正确答案:B
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
A、情绪和行为
B、智力和观念
C、心理活动和观念
D、心理活动和行为
E、智力和情绪
正确答案:D
12.根据学习理论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是()。
A、婚姻治疗
B、行为治疗
C、认知治疗
D、森田疗法
E、人本主义治疗
正确答案:B
13.对于医患关系特点的认识,以下哪个是错误的()。
A、医生是医患关系的主要影响之一
B、医患关系有时限性
C、医患双方的地方是平等的
D、医患关系主要是以医护人员为中心
E、医患关系有明确的目的性
正确答案:D
14.某大医院眼科医生第二天要为两名患者做角膜移植手术,当晚发现储存的角膜材料已坏死,而两位患者如不及时手术将会有完全失明的危险。于是,该医生到太平间私自摘取了一位刚刚去世的女患者的两只眼球,换上了义眼。第二天,这位医生用取出的角膜为一位被烧碱烫伤眼部的患者和另一位白内障患者做了移植手术,使他们恢复了视力。但是,死者家属在为死者化妆时发现眼睛受损,报案索赔50万元,控告该医生犯了《刑法》第302条“盗窃、侮辱尸体罪”。关于这起案件,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该医生没有征得死者家属同意,私自摘走眼球,违反了知情同意权
B、该医生为了救治患者而摘走眼球,他的做法没有错
C、该医生可以摘取眼球,但最好与家属商量一下
D、该患者已经死亡,不用征得家属的同意
E、患者已经死亡,让其器官为其他人造福,是医生救死扶伤的表现
正确答案:A
15.病人最首要的心理需要是()。
A、需要保持社会联系和交往
B、需要尊重和受到平等的对待
C、需要被接纳和被关心
D、需要安全感
E、需要恢复生理、心理的正常
正确答案:E
16.把注意主动地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这种现象是()
A、分配
B、分散
C、转移
D、稳定
E、分心
正确答案:C
17.某大医院一为眼科博士第二天要为两名患者做角膜移植手术,当晚发现储存的角膜材料已坏死,而两位患者如不及时手术将会有完全失明的危险。于是,该博士到太平间私自摘取了一位刚刚去世的女患者的两只眼球。此事后被死者家属发现,以未经死者生前及死者家属同意为由,将该医生告上了法庭。经调查得知: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两位病人与该医生无任何特殊关系;死者生前与该医生也无利害冲突;该医生也未由此牟取分文私利。对该医生正确的医德评价是()
A、符合医德要求
B、不好进行医德评价
C、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不符合医德要求
E、一半符合一半不符合
正确答案:D
18.器官移植中一般不列为受赠者候选人的是()
A、儿童
B、老人
C、战俘
D、孕妇
E、精神疾病患者
正确答案:E
19.以下关于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