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文件大小:41.3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4.35千字
文档摘要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李兰友李海玲周斌钱毅航杨爱喜

摘要: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不可逆转的当下,“机会太多,人才太少”的窘况对其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更需要大量的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而培养高素养劳动者队伍需要高职院校制定与企业需求、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三岗递进、四链合一、五准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提升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三岗融合四链合一五准融合

随着全球汽车产量、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能源、环境、安全及交通拥堵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一个大背景下,“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成为汽车产业公认的最优方案,而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新“四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将对未来中国的汽车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大量就业岗位。

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不可逆转的当下,“机会太多,人才太少”的窘况对其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我们既需要研发智能驾驶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也需要技艺高超、业绩突出、擅于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因为完整的产业链既要有“高精尖”的头部,同时也需要基础的中部和下部,再尖端的产品,没有产业链中下端人才的加持也难以生产出来[1]。目前我国汽车生产与服务专业相关从业人员缺口相当之大,特别是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专业对口人员少之又少,这将严重制约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2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人才培养的困境

2017年推出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

2.1岗位需求标准不明确

智能网联汽车在全球都属于新兴产业,跨学科交叉性强,各国都在摸索人才培养和发展模式。“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才列入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专业开设时间短,培养模式仍处于摸索阶段,缺少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导致对于不同的岗位,各个企业的岗位需求和标准都不统一,对于不同的人才类型,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2]。

2.2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的发展不匹配

整个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都在快速向前发展,但是,人才培养是有周期性的,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需要的是“汽车+人工智能”高层次复合型人才[3],对岗位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更深入,同时具有IT背景的人才难招、难留、难用,薪酬要求高,汽车行业(制造业)薪酬低、劳动强度大、吸引力低,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

2.3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迅猛,产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存在着层层壁垒,主要表现如下。

(1)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脱节。学校的课程设置可能没有紧跟行业发展的需求,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又属于比较前沿交叉的学科,导致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2)企业参与度不高。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不够,表现为企业对校企合作项目投入不足、对学生实习和就业支持不够等。

(3)师资力量不足。学校缺乏具有实际产业经验的教师,导致教学过程中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智能网联汽车急需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而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不足,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人才知识结构需求偏离,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不足、高校知识更新迭代慢和“卡脖子”关键技术人才缺乏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3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以产业人才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坚持“首聘岗、迁移岗、发展岗”的“三岗递进”的产业岗位培养目标的定位,坚持“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四链合一”的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有机衔接,坚持“精准需求、精准培养、精准匹配、精准就业和精准支撑”的“五准融合”的产教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深入推进综合性人才培养与服务能力的产业人才基地建设,加强产教协同育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养一批多层次、高水平、创新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产业人才,增强产业共性技术有效供给,为智能网联汽车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1研制“三岗递进”的人才培养标准

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需求,结合行业、企业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技能为核心,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从业人员的岗位进行规范和描述,并开展行业技能等级考评工作,精确匹配拟就业的首聘岗位,拓宽拟就业的迁移岗位,对接未来可升迁的发展岗位,研制出“三岗递进”的人才培养标准[4],如图1所示。注重以智能网联汽车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