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DB11∕T 1636-2019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规程.docx
文件大小:29.47 KB
总页数:1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6
总字数:约4.6千字
文档摘要

ICS07.060A47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636—2019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规程

Routinemaintenancecodesfor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s

2019-06-18发布2019-10-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1/T1636—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基本要求 2

3.1管理要求 2

3.2人员要求 2

3.3设备要求 2

3.4安全要求 2

3.5档案要求 2

4日常维护的内容和要求 3

4.1一般规定 3

4.2具体内容和要求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记录表 5

II

DB11/T1636—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气象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北京市气象灾害防御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符琳、俞勇佩、张宇龙、陈晓光、李秀文、陈海量、钱慕晖

1

DB11/T1636—2019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的内容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雷电防护装置的日常维护。

2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雷电防护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LPS

防雷装置

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构)筑物上或建(构)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DB11/T1586-2018,定义3.1]

2.2

电涌保护器surgeprotectivedevice;SPD

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它至少应包括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也称浪涌保护器。

[GB50057-2010,定义2.0.29]

2.3

接闪器air-terminationsystem

由拦截闪击的接闪杆、接闪带、接闪线、接闪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组成。[GB50057-2010,定义2.0.8]

2.4

引下线down-conductorsystem

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GB50057-2010,定义2.0.9]

2.5

接地装置earth-terminationsystem

2

DB11/T1636—2019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GB50057-2010,定义2.0.10]

2.6

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bonding

直接用连接导体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差生电位差的措施。

[GB50343-2012,定义2.0.12]

2.7

电磁屏蔽electromagneticshielding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穿透的措施。[GB50343-2012,定义2.0.15]

3基本要求

3.1管理要求

雷电防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岗位责任制度;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制度;

——雷电防护装置日常维护人员培训制度;——雷击事故应急预案制度。

3.1.1雷电防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

3.1.2雷电防护装置的日常维护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档案。

3.2人员要求

3.2.1应具备雷电防护装置维护的基本知识,并接受安全及专业技术的培训;

3.2.2应掌握所属行业雷电防护相关标准和规范;

3.2.3应熟悉管辖范围内雷电防护装置的布设情况及主要设备的位置,掌握雷电防护装置的作用、性能及维护方法。

3.3设备要求

雷电防护装置的管理单位应配备满足日常维护需要的工具和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改锥、扳手、老虎钳、锉刀、锤子、万用表、验电笔、钢卷尺等。

3.4安全要求

3.4.1维护人员应根据需要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

3.4.2当发现安全隐患及其他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