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基础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原始社会,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北京人则处于旧石器时代,他们已能使用天然火。河姆渡和半坡居民分别是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代表,河姆渡种植水稻,半坡种植粟。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商朝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与推广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
秦朝统一六国后,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对后世影响深远。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大一统。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朝开通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都是著名的盛世局面。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唐朝进一步完善,为选拔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宋朝在经济上商业繁荣,城市打破市坊界限,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实现了大一统,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明朝废丞相设三司,清朝设立军机处。同时,这一时期对外交往也有新变化,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联系,而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中国近代史基础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抗争探索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随后,义和团运动兴起,反抗列强侵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最终失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中国现代史基础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建国初期进行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巩固政权的运动。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获得土地。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外部环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之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特区的设立是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四、世界古代史基础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包括古代亚非文明和古代欧洲文明。古代亚非文明中,古埃及的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
古代欧洲文明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最为著名。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对后世影响深远,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古罗马从共和国发展为帝国,《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五、世界近代史基础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早期殖民扩张随之而来,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早进行殖民掠夺的国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独立战争实现了美国的独立,颁布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法国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瓦特改良蒸汽机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同时也使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六、世界现代史基础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掠夺战争。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美国和日本开始崛起。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德国和日本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