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鼻中隔偏曲压迫神经.doc
文件大小:24.86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鼻中隔偏曲压迫神经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形态上向一侧或两侧偏曲或局部突起,当鼻中隔偏曲较为严重时,有可能压迫神经,产生一系列症状:

压迫神经的机制

鼻中隔偏曲时,偏曲的部位可与鼻腔侧壁结构(如鼻甲)接触,造成局部压力增加,可能压迫到分布在鼻腔黏膜及周围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比如筛前神经等。筛前神经由鼻睫神经分出,在鼻腔分布广泛,支配鼻腔前部的感觉等功能。

引发的症状

-头痛:筛前神经受压可能引发较为明显的头痛症状,疼痛的部位多在鼻根部、内眦部或眼眶周围,通常在晨起时较轻,午后或久坐、疲劳后加重。这是因为神经受压后,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引发局部的疼痛感觉,并可能伴随一定的血管反射性变化。

-鼻出血:鼻中隔偏曲处黏膜因张力增加、变薄,且神经受压后局部黏膜的营养供应和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在受到轻微外力(如擤鼻、挖鼻)时破裂出血。

-嗅觉减退:鼻腔内神经受压及局部结构改变影响了气味分子到达嗅区黏膜,嗅神经的功能也可能因周围环境变化间接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

-鼻塞:鼻中隔偏曲本身可导致鼻腔通气空间狭窄,压迫神经可能进一步加重鼻黏膜的充血肿胀,使得鼻塞症状更为明显,多为单侧或双侧交替性鼻塞,严重影响呼吸功能。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采用药物缓解症状。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减轻鼻黏膜炎症反应和肿胀,缓解因神经受压和黏膜肿胀导致的疼痛、鼻塞等症状;也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保持鼻腔清洁湿润,改善局部环境。

-手术治疗:如果鼻中隔偏曲严重,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通常考虑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等手术。手术的目的是纠正偏曲的鼻中隔,解除对神经等周围组织的压迫,从而缓解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