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炎的症状治疗
面神经炎通常急性起病,在数小时或数天内症状达到高峰,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症状
-面部表情肌瘫痪:这是最主要的症状,具体表现因受累部位不同而有差异。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眼裂改变:病侧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征。
-鼻唇沟变化: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
-其他: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且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耳部症状:部分患者在疾病初期可出现患侧耳后、耳内或乳突区的疼痛,还可能伴有听觉过敏,即对声音的耐受性降低,轻微的声音也会觉得难以忍受。此外,有些患者会出现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这是由于病毒感染累及了面神经的膝状神经节,称为亨特综合征。
-舌部感觉异常:患者还可能出现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这是因为面神经分支鼓索神经受累,影响了味觉的传导。
治疗
面神经炎的治疗主要目的是减轻面神经水肿,缓解神经受压,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面神经的炎性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常用药物如泼尼松,一般在疾病初期(起病1-2周内)使用效果较好。
-抗病毒药物:对于明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面神经炎,尤其是伴有耳部疱疹的亨特综合征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
-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甲钴胺等药物,可促进神经髓鞘的合成,营养神经,有助于受损面神经的修复。
-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制剂等,可增加面部神经的血液供应,促进神经恢复。
-物理治疗
-超短波透热疗法:在发病初期(1-2周内)使用,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
-红外线照射: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
-按摩: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自行按摩患侧面部,以促进肌肉运动,防止肌肉萎缩。按摩时动作要轻柔,由轻到重,每次10-15分钟,每日数次。
-康复治疗:当病情稳定后(一般在发病2周后),可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面部表情肌功能训练:对着镜子进行皱眉、闭眼、吹口哨、鼓腮等动作训练,每个动作做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训练时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随着病情的好转,逐渐增加训练的强度和难度。
-针灸治疗:通过针刺面部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一般在疾病恢复期(发病1-2周后)开始应用,需由专业针灸医生操作。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经药物及康复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面神经减压术,通过解除面神经的压迫,改善神经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