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肩盘突出压迫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下面从多方面为你介绍:
症状
-疼痛:这是最为常见的症状,疼痛部位主要在腰部、臀部,并可沿着下肢后侧或外侧向下放射,直达足部。咳嗽、打喷嚏、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都可能使疼痛加剧。
-麻木:受压神经所支配区域可出现麻木感,比如小腿外侧、足背等部位,感觉皮肤像被蒙上一层布,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
-肌肉无力:病情严重时,神经长期受压会导致其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弱。比如,可能出现抬腿无力,走路时会有跛行,无法长时间行走,上下楼梯也会感到困难。
-大小便功能障碍:当突出的椎间盘严重压迫马尾神经时,会影响大小便功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排便、排尿困难等症状,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发病原因
-退变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椎间隙变窄,容易导致椎间盘的纤维环出现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
-外伤:腰部突然受到较大的外力冲击,如高处坠落、交通事故、剧烈运动扭伤等,可能使原本就有一定退变的椎间盘发生破裂,髓核突出。
-劳损: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弯腰搬重物等工作,腰部承受的压力过大,椎间盘反复受到挤压和磨损,加速退变过程,增加突出的风险。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个体发病的几率可能会高于常人。
-其他因素:妊娠期间,女性身体重心改变,腰部受力增加;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腰椎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等,都可能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尽量多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减轻腰部压力,一般建议严格卧床休息2-3周,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物理治疗:通过热敷、按摩、牵引、针灸、理疗等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可以减轻炎症和疼痛;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可缓解腰部肌肉痉挛;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有助于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还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等。
-手术治疗:经严格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肉力量明显下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神经受压症状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和微创手术。开放性手术能够直接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压迫,但创伤较大;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日常注意事项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保持脊柱的自然生理曲线。坐姿时应选择高度合适、有良好腰部支撑的座椅,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水平线,避免弯腰驼背。站立时挺胸收腹,避免长时间弯腰或歪身。
-避免腰部过度用力:尽量避免搬抬重物,如果必须搬重物,应先蹲下,将物体靠近身体,利用腿部力量慢慢起身,避免直接弯腰用力。
-加强腰部锻炼:病情缓解期可进行适当的腰部和核心肌群锻炼,如游泳、小飞燕、五点支撑法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椎的稳定性。
-选择合适的床垫:床垫应具有一定的硬度,能支撑身体重量,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避免睡过软的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