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腋神经不完全性损伤.doc
文件大小:25.79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4千字
文档摘要

腋神经不完全性损伤

腋神经不完全性损伤是指腋神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但神经的连续性仍部分保留,功能未完全丧失的一种损伤状态。以下从多方面介绍:

1.病因

-直接暴力:如肩部受到锐器切割伤、骨折断端直接刺伤等,可直接损伤腋神经。

-间接暴力:常见于肩关节脱位,尤其是前脱位,可因肱骨头的移位对腋神经产生牵拉、压迫,引起神经损伤;肩部过度外展、外旋等暴力牵拉,也可能导致腋神经损伤。

-长期受压:如睡眠时长期压迫上肢、使用腋杖不当,腋神经长时间受到压迫,影响神经的血液供应,进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2.临床表现

-症状:肩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可伴有局部的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尤其是在活动肩部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体征:

-三角肌萎缩:由于腋神经支配三角肌,不完全损伤时,三角肌会逐渐出现废用性萎缩,表现为肩部外形变平,肩峰突出更明显。

-肩关节活动受限:三角肌是肩关节外展的重要肌肉,腋神经损伤后,患者肩关节外展功能会受到影响,外展力量减弱,一般外展角度可能只能达到45°-60°左右。

-感觉障碍:腋窝、肩部外侧皮肤区域的感觉减退,但由于存在部分神经功能,感觉障碍程度相对较轻,不像完全性损伤那样出现明显的感觉缺失。

3.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通过视诊可观察到肩部有无畸形、肿胀以及三角肌萎缩情况;触诊可了解肩部肌肉的张力和压痛部位;同时,医生会进行一些特殊的体格检查,如肌力测试,让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动作,感受三角肌收缩力量,以初步判断腋神经损伤程度。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可能伴随的肩部骨折等骨骼病变,明确是否存在骨折断端对神经的损伤。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强,能够清晰显示腋神经的形态、走行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判断神经是否存在水肿、受压等表现,有助于评估损伤的严重程度。

-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在腋神经不完全损伤时,可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等表现,肌电图可显示失神经改变,如插入电位延长、肌肉放松时自发电活动增多等,有助于判断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同时也可用于评估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4.治疗

-保守治疗:

-药物治疗:常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对于疼痛明显者,可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缓解疼痛症状。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按摩、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如肩关节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度训练、三角肌的肌力训练等,防止肌肉萎缩,提高肩关节的活动功能。

-手术治疗:如果经过3-6个月的保守治疗,神经功能恢复不明显,或通过检查发现存在神经明显受压、断裂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神经减压术、神经吻合术等,以解除神经受压因素,修复受损的神经。

5.预后

多数腋神经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和康复训练,神经功能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等症状会逐渐改善。但具体恢复程度因人而异,与损伤的原因、程度以及治疗和康复措施是否得当等多种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