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神经炎是什么病
脊髓神经炎也叫急性脊髓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指各种感染后(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引发自身免疫反应累及脊髓,导致脊髓的炎性改变。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发病原因
-感染因素: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病史。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等)可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脊髓组织,引发炎症。
-自身免疫异常: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会出现紊乱,可能将脊髓组织识别为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进而引发脊髓神经炎。
-其他因素:疫苗接种、中毒(如药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营养缺乏(如维生素B12缺乏)、外伤、手术等也可能与脊髓神经炎的发病相关。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发展为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导致双下肢或四肢无力,严重时可出现肢体瘫痪,初期多为弛缓性瘫痪(肌肉松弛,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数周后可逐渐转变为痉挛性瘫痪(肌肉紧张,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
-感觉障碍:在病变节段以下出现所有感觉减退或丧失,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等,有些患者在感觉缺失区的上缘可有束带感,即感到胸部或腹部像被带子勒紧一样。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可出现大小便潴留,膀胱无充盈感,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反射性排尿,即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后会不自主排尿。此外,还可能有皮肤干燥、脱屑、多汗或无汗等皮肤营养障碍。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脊髓水肿,缓解病情进展。一般在急性期大剂量使用,之后逐渐减量。
-免疫球蛋白:通过调节自身免疫系统,对病情起到改善作用,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
-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2、甲钴胺等药物,可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
-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包括肢体的被动和主动运动、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还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中医康复方法,改善肌肉萎缩和肢体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