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
神经功能障碍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指神经系统的功能出现异常,其症状复杂多样,可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症状:
感觉障碍
-感觉异常:患者常感到肢体麻木、刺痛、蚁走感等异常感觉,可出现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也可能是全身性的。例如,腕管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手部麻木、刺痛,夜间或清晨症状可能加重。
-感觉减退或丧失:对疼痛、温度、触觉等刺激的感知能力下降,严重时可完全丧失感觉。如某些神经炎患者,会出现下肢远端的感觉减退,行走时可能因感觉不到路面的变化而容易摔倒。
-疼痛:表现为头痛、肢体疼痛等。疼痛的性质多样,如刺痛、胀痛、跳痛、灼痛等。例如,偏头痛患者常出现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运动障碍
-肌力减退:肌肉力量减弱,导致肢体活动受限。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抬起手臂、行走困难,严重时甚至无法完成基本的动作,如握拳、站立等。常见于重症肌无力患者,可出现眼睑下垂、四肢无力,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减轻。
-肌肉萎缩: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可导致所支配的肌肉出现萎缩,表现为肌肉体积变小,肢体变细。如脊髓损伤患者,受伤平面以下的肌肉因神经失去营养支持,逐渐出现萎缩。
-不自主运动:患者身体会出现不受控制的动作,如震颤、抽搐、舞蹈样动作等。帕金森病患者典型症状之一就是静止性震颤,多从一侧上肢远端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肢体。
反射异常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膝反射、跟腱反射等深反射减弱或无法引出。这常见于神经根、脊髓损伤等病变,提示神经系统存在器质性损害。
-病理反射阳性:如巴宾斯基征阳性,即当用钝物划足底外侧时,拇趾背伸,其余四趾呈扇形散开。正常情况下,成年人不会出现这种反射,病理反射阳性往往提示上运动神经元受损。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心血管系统症状:表现为血压异常(如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明显下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心率失常(如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消化系统症状:可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便秘等。例如,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能在精神紧张时出现腹痛、腹泻,排便后症状缓解。
-泌尿系统症状: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尿失禁或尿潴留等。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累及自主神经时,可影响膀胱功能,导致排尿异常。
-体温调节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多汗或无汗,以及体温波动不稳定等情况。在一些神经系统损伤患者中,会出现受伤平面以下的皮肤出汗异常,影响体温调节功能。
精神及认知障碍
-情绪改变:患者可出现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情绪波动。如长期患有慢性神经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因疾病的困扰和生活质量下降,容易产生抑郁情绪。
-记忆力减退:表现为对近期或远期事件的记忆能力下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例如,一些脑部神经功能受损的患者,可能记不住刚刚发生的事情,忘记熟人的名字等。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睡眠浅等睡眠问题较为常见。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可影响大脑的睡眠调节机制,导致睡眠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