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神经内科头晕的性质.doc
文件大小:25.25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神经内科头晕的性质

在神经内科领域,头晕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症状,可从不同角度来描述其性质:

眩晕

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的错觉,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摆动、直线运动等,常伴有恶心、呕吐、眼震、平衡失调及站立不稳等症状。

-周围性眩晕:多由内耳疾病引起,比如: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眩晕发作与特定头位变化有关,常在坐卧体位变化、卧位翻身或从睡眠中惊醒时发作,严重者可因头部轻微动作而发作,眩晕感强烈,一般不超过1分钟。

-梅尼埃病: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胀满感。眩晕多为突然发作的旋转性,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

-前庭神经炎:病前常有前驱感染史,突发眩晕,严重程度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天至数周,一般无听力下降,伴有恶心、呕吐等。

-中枢性眩晕:源于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及其纤维联系、小脑、大脑等病变。

-后循环缺血:多见于中老年人,突然起病,眩晕可伴有恶心、呕吐、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肢体麻木无力等脑干或小脑受损的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眩晕持续时间可较长。

-小脑出血或梗死:起病较急,眩晕往往较剧烈,伴有头痛、呕吐,可出现共济失调,如行走不稳、指鼻试验不准等,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昏迷。

头晕(非眩晕性)

-昏沉感:患者主要感觉头部昏昏沉沉、不清醒,像被一层雾笼罩,思维反应可能稍迟钝,常伴有头胀、头重脚轻感,多在疲劳、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等情况下出现,也可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导致脑供血不足时。

-失衡感:患者自觉站立或行走时不稳,有摇晃感,好像要摔倒,但没有明显的旋转感。常见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如帕金森病,除了有失衡感,还伴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表现;也可见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影响脊髓后索,导致深感觉障碍,引起平衡失调,患者在黑暗环境或闭目时症状往往加重。

-虚弱感:患者感到头晕同时伴有乏力、虚弱,活动耐力下降,可在饥饿、低血糖发作时出现,进食后症状可缓解;也可见于慢性疾病导致的体质虚弱,如慢性贫血,患者除头晕外,还可有面色苍白、心慌、气短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