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中枢和大脑皮层
神经中枢
-定义:神经中枢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中,对机体的某一特定的生理机能,具有调节和控制神经反射作用的神经细胞群。简单来说,它是中枢神经系统里调节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集合区域。
-分类与位置
-脊髓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是一些简单反射(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的神经中枢。这些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参与就能快速完成,起到初步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对维持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和应对一些紧急情况至关重要。
-脑干神经中枢:脑干包含多个重要的神经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等。呼吸中枢调节着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心血管中枢则对心脏的跳动和血管的舒缩进行调控,它们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和血液循环等起着关键作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保障。
-下丘脑神经中枢: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它不仅能够调节体温、水平衡(通过调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来控制水的重吸收和尿量),还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并且对内分泌系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而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
-小脑神经中枢:主要与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以及协调随意运动有关。当人进行各种复杂的运动时,小脑能够根据大脑传来的指令和身体的实际运动情况,对肌肉的活动进行精细调节,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例如,体操运动员在完成高难度动作时,小脑的神经中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他们能够保持平衡并完成协调优美的动作。
大脑皮层
-定义:大脑皮层是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它覆盖在大脑半球的表面,具有高度的褶皱和沟回结构,这种复杂的形态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使其能够容纳大量的神经元,从而具备极其复杂和精细的功能。
-功能分区
-躯体运动中枢:主要位于中央前回,它对躯体运动进行管理。身体各部位在躯体运动中枢的代表区呈倒置排列,即下肢的代表区在大脑皮层的顶部,上肢的代表区在中间,头面部的代表区在下部,但头面部的代表区是正立的。而且,身体各部位在躯体运动中枢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比如手和面部的运动较为精细复杂,其在躯体运动中枢的代表区面积就相对较大。
-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身体各部位在躯体感觉中枢的代表区同样呈倒置排列,它能够对感觉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使我们感知到身体各部位的状态和外界的刺激。
-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活动中枢,主要包括四个区域。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S区):位于额下回后部。如果此区受损,患者能够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能用语言表达思想,即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听觉性语言中枢(H区):在颞上回后部。当该区域受损时,患者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表现为听觉性失语症。
-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V区):位于角回。此区受损,患者视觉正常,其他语言功能也正常,但不能读懂文字的含义,称为失读症。
-书写中枢(W区):在额中回后部。若该中枢受损,患者能听懂别人说话,看懂文字,自己也会说话,但不能书写正确的文字,称为失写症。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能够接受来自视网膜的神经冲动,并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使我们产生视觉,分辨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和位置等。
-听觉中枢:位于颞叶,主要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内耳的听觉信息,让我们能够感知声音的频率、强度和方向等,辨别不同的声音。
两者关系
大脑皮层是神经中枢的最高级部分。神经中枢包含了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众多神经细胞群,负责不同层次和复杂程度的生理功能调节;而大脑皮层在这些神经中枢中处于主导和最高级的地位,它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例如,在排尿反射中,脊髓中有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能完成基本的排尿反射动作;但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可以对脊髓排尿中枢进行控制,人们可以根据环境和自身意愿来决定是否排尿,这种控制体现了神经中枢之间从低级到高级的调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