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湿疹与神经性皮炎别.doc
文件大小:25.36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08千字
文档摘要

湿疹与神经性皮炎别

湿疹和神经性皮炎都是常见的皮肤疾病,它们在以下方面存在区别:

1.病因

-湿疹:

-病因复杂,是内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障碍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

-此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动物皮毛、植物等过敏原也可能诱发湿疹。

-神经性皮炎:

-主要与神经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如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压力过大、失眠等,可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皮肤出现炎症反应。

-搔抓、摩擦等局部刺激也常是重要的诱发和加重因素,另外,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等也可能对其发病有一定影响。

2.临床表现

-湿疹:

-具有多形性皮疹的特点,可同时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等多种形态。

-常对称分布,边界一般不太清晰。瘙痒剧烈,且病情容易反复,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

-急性湿疹起病急,皮疹以红斑、水肿、水疱、渗出为主;亚急性湿疹渗出减少,以丘疹、结痂、鳞屑为主;慢性湿疹则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或减退。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部、耳部、手部、小腿、阴囊等部位。

-神经性皮炎:

-典型表现为皮肤苔藓样变,即皮肤增厚、纹理加深,形似苔藓,表面光滑或有少量鳞屑。

-边界相对清晰,好发于颈部、肘部、骶尾部、眼睑、腕部等易搔抓摩擦部位。一般无渗出倾向,瘙痒也较为剧烈,尤其在夜间或情绪波动时加重。皮疹通常为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为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融合而成的斑块。

3.治疗方法

-湿疹:

-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止痒、抗炎、防止复发。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可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药物。

-急性湿疹有渗出时,常用3%硼酸溶液等进行湿敷;无渗出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等。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以糖皮质激素乳膏、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等外用药物为主,瘙痒严重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物。

-神经性皮炎:

-治疗首先要解除精神紧张因素,避免搔抓、摩擦等刺激。外用药物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如地塞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对于苔藓样变明显的皮损,还可采用封包治疗以增强疗效。

-瘙痒剧烈者可配合口服抗组胺药或镇静剂,部分患者也可采用局部封闭治疗、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照射)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