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西京医院压力性损伤与皮肤管理组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30.21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7.73千字
文档摘要

西京医院压力性损伤与皮肤管理组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A.垂直压力

B.摩擦力

C.剪切力

D.以上都是

答案:D。压力性损伤是由压力、摩擦力和剪切力共同作用或单独作用引起的。垂直压力是导致压力性损伤的最主要因素,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超过毛细血管压时,就会阻碍血液循环,引起组织缺血缺氧;摩擦力可破坏皮肤角质层,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受损;剪切力能使血管扭曲、拉长而致局部组织血流灌注减少。

2.以下不属于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的是()

A.昏迷患者

B.肥胖患者

C.青壮年运动员

D.老年人

答案:C。昏迷患者由于意识障碍,自主活动能力丧失,长时间卧床易导致局部组织受压;肥胖患者体重较大,身体承受的压力也大,且皮肤褶皱处易出汗、摩擦;老年人皮肤弹性减退、皮下脂肪减少,对压力和剪切力的耐受性降低。而青壮年运动员身体机能良好,活动能力强,不属于压力性损伤高危人群。

3.按照NPUAP/EPUAP压力性损伤分期,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或肌肉未外露,属于()

A.1期压力性损伤

B.2期压力性损伤

C.3期压力性损伤

D.4期压力性损伤

答案:C。1期压力性损伤表现为指压不变白的红斑;2期压力性损伤是部分皮层缺失伴真皮层暴露;3期压力性损伤为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可见皮下脂肪,但骨骼、肌腱或肌肉未外露;4期压力性损伤则是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

4.预防压力性损伤时,一般建议患者每()翻身一次。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答案:B。定时翻身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措施,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可有效减轻局部组织受压,改善血液循环。但对于病情特殊的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翻身间隔时间。

5.以下哪种敷料适用于浅度压力性损伤,能吸收少量渗液,保护创面?()

A.泡沫敷料

B.水胶体敷料

C.藻酸盐敷料

D.透明膜敷料

答案:B。水胶体敷料具有自溶清创、吸收少量渗液、保护创面、促进愈合等作用,适用于浅度压力性损伤。泡沫敷料吸收渗液能力较强,适用于中重度渗液的伤口;藻酸盐敷料能吸收大量渗液,形成凝胶,促进伤口愈合,多用于有大量渗液的伤口;透明膜敷料主要用于预防压力性损伤,保护皮肤,防止摩擦。

6.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部位不包括()

A.枕骨粗隆

B.肘部

C.膝关节外侧

D.腹部

答案:D。压力性损伤好发于骨隆突处,如枕骨粗隆、肘部、膝关节外侧等。腹部一般不是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因为腹部有较多的脂肪组织,且没有明显的骨隆突。

7.评估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Braden量表不包括以下哪个维度?()

A.感觉

B.潮湿

C.活动能力

D.文化程度

答案:D。Braden量表用于评估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感觉、潮湿、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6个维度,不涉及文化程度。

8.对于压力性损伤患者,饮食上应增加()的摄入。

A.碳水化合物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A

答案:C。蛋白质是机体修复和再生的重要物质,对于压力性损伤患者,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碳水化合物主要提供能量;脂肪虽然也是能量来源之一,但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维生素A对视力等有重要作用,但在促进压力性损伤愈合方面,蛋白质更为关键。

9.当压力性损伤创面出现异味时,可能提示()

A.伤口愈合良好

B.有感染发生

C.敷料更换不及时

D.患者卫生习惯差

答案:B。压力性损伤创面出现异味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细菌分解坏死组织产生特殊气味。伤口愈合良好时一般不会有异味;敷料更换不及时可能导致局部潮湿、闷热,但不一定会出现异味;患者卫生习惯差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但异味主要还是与感染有关。

10.以下关于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皮肤清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使用温和的清洁剂

B.水温应适宜,避免烫伤

C.用力擦拭皮肤以保证清洁效果

D.清洁后及时擦干皮肤

答案:C。在压力性损伤护理中,皮肤清洁时应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刺激皮肤;水温要适宜,防止烫伤患者;清洁后要及时擦干皮肤,保持皮肤干燥。但不能用力擦拭皮肤,因为压力性损伤患者皮肤较为脆弱,用力擦拭可能会进一步损伤皮肤,加重压力性损伤。

11.压力性损伤4期创面的处理原则不包括()

A.清创

B.控制感染

C.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D.避免使用敷料

答案:D。压力性损伤4期创面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伴有骨骼、肌腱或肌肉外露,处理原则包括清创,去除坏死组织,为伤口愈合创造条件;控制感染,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