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技能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26.19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4.76千字
文档摘要

心理危机干预知识技能考核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时间是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小时内。

A.24-72

B.48-96

C.72-120

D.12-24

答案:A。在遭遇创伤性事件后的24-72小时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效果较好,此阶段能及时帮助当事人处理情绪和应对危机。

2.以下不属于心理危机特征的是()。

A.突发性

B.紧急性

C.预防性

D.危险性

答案:C。心理危机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危险性等特征,预防性并不是其本身的特征,而是我们应对心理危机的一个方向。

3.()是心理危机干预最基本和首要的原则。

A.及时性原则

B.保密性原则

C.生命第一原则

D.综合性原则

答案:C。在心理危机干预中,保障生命安全是最基本和首要的,一切干预措施都要以保护生命为前提。

4.当个体面对危机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表现,这属于()方面的反应。

A.情绪

B.认知

C.行为

D.生理

答案:B。认知方面的反应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的变化,题干中描述的表现属于认知方面的反应。

5.下列哪种沟通方式不利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交流()。

A.倾听

B.打断对方说话

C.共情

D.开放式提问

答案:B。在心理危机干预交流中,倾听、共情和开放式提问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而打断对方说话会破坏交流氛围,不利于沟通。

6.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体进行评估时,不包括以下哪个方面()。

A.情绪状态

B.经济状况

C.自杀风险

D.社会支持系统

答案:B。对心理危机个体的评估主要关注其情绪、自杀风险、社会支持等与心理状态相关的方面,经济状况并非评估的主要内容。

7.心理危机干预中的支持技术不包括()。

A.提供宣泄机会

B.给予物质奖励

C.肯定当事人的优点

D.提供实用的建议

答案:B。支持技术主要是从心理和情感层面给予当事人支持,如提供宣泄机会、肯定优点、提供实用建议等,给予物质奖励不属于支持技术的范畴。

8.危机干预工作者在干预过程中应该避免()。

A.保持冷静

B.过度承诺

C.客观评估

D.积极倾听

答案:B。危机干预工作者要保持冷静、客观评估和积极倾听,但不能过度承诺,因为很多情况是不确定的,过度承诺可能会给当事人带来更多的失望和伤害。

9.下列哪类人群不属于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

A.经历重大自然灾害的人

B.性格开朗的大学生

C.遭遇亲人突然离世的人

D.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人

答案:B。经历重大自然灾害、亲人突然离世、患有严重躯体疾病的人都面临较大的生活应激,属于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而性格开朗的大学生本身并非天然的高危人群。

10.当发现身边有人可能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时,首先应该()。

A.直接告诉其家人

B.给予物质帮助

C.与其建立联系,表达关心

D.找专业人员进行干预

答案:C。发现有人可能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时,首先要与其建立联系,表达关心,了解情况,而不是直接告诉其家人或给予物质帮助,在了解情况后再决定是否找专业人员干预。

11.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不包括()。

A.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

B.降低当事人的自杀风险

C.使当事人恢复心理平衡

D.增强当事人应对危机的能力

答案:A。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主要是降低自杀风险、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应对危机的能力,而帮助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并非心理危机干预的核心目标。

12.在心理危机干预中,以下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A.指责当事人的行为

B.与当事人争论观点

C.鼓励当事人表达感受

D.忽视当事人的情绪

答案:C。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应该鼓励当事人表达感受,而指责、争论和忽视当事人情绪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13.下列关于自杀的说法,错误的是()。

A.自杀是可以预防的

B.自杀者一定有明显的自杀征兆

C.谈论自杀的人也可能会自杀

D.自杀未遂者以后仍有自杀的可能性

答案:B。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谈论自杀的人也可能会实施自杀,自杀未遂者以后仍有自杀风险,但并不是所有自杀者都有明显的自杀征兆。

14.心理危机干预团队中不包括()。

A.心理咨询师

B.医护人员

C.警察

D.记者

答案:D。心理危机干预团队通常包括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警察等专业人员,记者不属于心理危机干预团队成员。

15.对于有自杀倾向的个体,危机干预工作者首先要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