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神经性耳鸣聋
神经性耳鸣聋是两种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的耳部症状的统称:
神经性耳鸣
指在没有外界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患者主观上却能听到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感觉。这种声音的表现形式多样,如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吹风声等,可以是单侧耳鸣,也可以是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发作。
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认为与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功能异常有关。常见的原因包括:
-内耳病变:如梅尼埃病可引起膜迷路积水,影响内耳的正常功能,引发耳鸣;突发性聋也常伴有耳鸣症状,可能是内耳血管痉挛、栓塞等导致内耳缺血缺氧,损伤听觉感受器所致。
-听神经病变:听神经受到压迫(如听神经瘤)或发生炎症(如病毒感染引起的神经炎),会干扰神经信号的正常传递,从而产生耳鸣。
-其他因素:长期处于噪音环境、精神压力过大、头部外伤、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的副作用、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影响内耳血液循环)等也都可能引发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聋
指病变位于螺旋器的毛细胞、听神经或各级听中枢,由于这些部位受到损害,导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导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听力减退或丧失。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可轻可重,严重时可能完全听不到声音。
神经性耳聋根据病因可分为:
-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多由遗传因素、孕期母亲感染(如风疹病毒)、药物中毒(如孕期使用耳毒性药物)等原因引起,导致胎儿听觉器官发育异常。
-后天性神经性耳聋:常见原因有噪音暴露,长期处于高强度噪音环境中会损伤内耳毛细胞;药物性耳聋,某些药物对内耳有毒性作用;老年性耳聋,随着年龄增长,听觉器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此外,头部外伤、感染(如脑膜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神经性耳聋。
神经性耳鸣和神经性耳聋常常同时存在,相互影响。比如,长期的耳鸣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进一步影响听力;而听力下降也可能使患者更加关注耳鸣症状,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