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
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指由于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等部位发生病变,导致双耳出现感音或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的听力下降。以下为你详细介绍:
常见原因
-先天性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导致内耳发育异常,从而引发感音神经性耳聋;母亲在孕期受到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使用耳毒性药物等,可能影响胎儿内耳的正常发育。
-后天性因素:
-疾病:如脑膜炎、麻疹、腮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炎症可能蔓延至内耳,损伤听觉细胞和神经;梅尼埃病可引起内耳内淋巴积水,破坏内耳结构,导致听力下降;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则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内耳组织,引发感音神经性耳聋。
-药物:某些药物具有耳毒性,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肿瘤药物(顺铂等),使用不当或个体对这些药物敏感,可能损害内耳的毛细胞或听神经,导致耳聋。
-噪声暴露:长期处于高分贝环境中,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酒吧等,或突然遭受巨大的爆炸声等,可使内耳的毛细胞受损,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老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内耳的结构和功能逐渐衰退,听神经细胞也会出现老化和凋亡,导致听力逐渐下降,这是老年人常见的听力问题之一。
-头部外伤:头部受到严重撞击,可能损伤内耳、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损伤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听力下降的表现也有所差异。
症状
-听力下降:这是最主要的症状,双耳听力可同时或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轻者可能对轻微声音或远距离声音听不清,重者可能完全听不到声音。
-耳鸣:许多患者伴有耳鸣症状,耳鸣的声音多种多样,如嗡嗡声、蝉鸣声、哨声等,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部分患者耳鸣症状可能比听力下降更为困扰。
-眩晕:当内耳病变影响到前庭系统时,患者可能出现眩晕症状,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摇晃,常伴有恶心、呕吐、平衡失调等症状。
诊断
-听力测试:通过纯音听力测试、言语听力测试等方法,准确评估双耳的听力损失程度、类型及听力阈值,判断听力下降的具体情况。
-耳科检查:借助耳镜等工具检查外耳道和鼓膜的情况,排除外耳和中耳的病变,同时观察内耳结构是否有异常。
-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检查,可帮助医生了解内耳、听神经及颅脑内的结构和病变情况,确定是否存在肿瘤、畸形等问题。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尿液等检查,排查是否存在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可能导致耳聋的全身性因素。
治疗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早期的、由特定病因引起的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可采用药物治疗。例如,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和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有助于促进内耳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提高听力。
-佩戴助听器:是较为常用的干预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助听器可以放大声音,增强患者对声音的感知,帮助他们更好地听到外界的声音,提高言语理解能力和生活质量。
-人工耳蜗植入:对于重度或极重度双耳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且助听器效果不佳时,人工耳蜗植入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人工耳蜗通过手术植入内耳,绕过受损的听觉器官,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刺激听神经,使患者恢复部分听力。
-听觉训练:无论是佩戴助听器还是植入人工耳蜗,都需要配合听觉训练。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重新适应声音,提高听力理解和言语表达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