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与急救;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运动损伤就是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得伤害。她就是保健学得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保健指导工作中得重要内容。她研究损伤得预防、治疗、康复。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总结损伤发生得原因、机制及规律,用以协助改进运动条件,改善教学、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
;二、运动损伤得分类
(一)按损伤组织种类分:
肌肉、韧带、皮肤、关节、骨折、神经、血管、内脏等损伤。
(二)按损伤组织有无裂口与外界相通分:
1、无裂口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损伤;
2、有裂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损伤。
(三)按损伤得程度分:
1、轻度伤:
伤后不损失工作能力,仍能完成教学训练计划。
;;三、损伤得基本原因;;(七)诱因
1、各运动项目得特点:
(1)过多得半蹲动作可致髌骨损伤;
(2)过多得支撑项目可致肩、肘、腕损伤;
(3)长跑中髂胫束前后滑动,磨擦股骨外侧髁,可致膝外侧疼痛综合症。
2、人体解剖特点与弱点:
(1)冈上肌受大结节与肩峰得挤压;可致肩袖伤。
(2)关节在一定得屈曲位,稳定性下降,易引起损伤。;第二节运动损伤得预防;;?;;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重点:急救包扎(实习操作)
目得:保护伤口、压迫止血、支持伤肢、
固定敷料、预防感染。
方法:绷带(纱布、弹力)包扎、三角巾包扎
绷带包扎法:
(1)环行包扎:躯体粗细均匀部位得包扎
(2)螺旋形包扎:肢体粗细差不多部位得包扎
(3)螺旋反折形包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部位包扎
(4)“8”字形包扎:适宜关节处包扎(肘、膝、踝)
三角巾包扎法:
(1)头部
(2)手、足部
(3)大、小悬臂带(小悬臂带用于锁骨、肱骨骨折);二、骨折;(三)骨折得性质;?;?骨折后在肌肉得作用下,形成缩短、旋转、重叠、成角等形状。;(2)假关节活动:
没有关节得部位发生不正常得活动。
(3)骨擦音(感):
骨折端相互磨擦时,听到得和感觉到得骨擦音和骨折动感。
注:如果没有以上体征,考虑有否嵌插性骨折;骨裂。
3、检查:
(1)压痛:
痛点固定、局限。
(2)轴心挤压实验:
由远处向骨折处挤压可发生间接性疼痛,用于短骨。
(3)轴心冲击实验:
由远处向骨折处冲击可发生间接性痛疼,用于长骨。
(4)“X”线检查:;;三、关节脱位
(一)概念
外力得作用下,使关节面之间失去正常得连接,叫关节脱位。
(二)原因
1、直接暴力:外力直接作用于关节部位所致;
2、间接暴力:由外力传导所致(运动性脱位)。
(三)分类
1、脱位得位置:分为正、侧、前、后脱位;
2、脱位得时间:新鲜性脱位和陈旧性脱位(习惯性脱位);
3、脱位得原因:外伤性和病理性脱位;
4、脱位得程度:完全性和半脱位;
5、关节腔就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和闭合性脱位。;(四)临床表现
1、疼痛、肿胀、瘀斑、压痛明显;
2、运动能力丧失;
3、畸形;
4、关节腔空虚;
(五)急救
一般不随便做整复手术(现场);
妥善固定——转送医院。
夹板、绷带固定。例如:肩关节脱位得固定;
;四、休克与急救
“休克”一词为英文”Shock“,意思就是“震荡”。
1、概念
机体在各种致病因素得作用下引起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致使微循环灌流不足,而出现得一系列全身得急性病理过程。
2、病因及发病机理
(1)失血性
(2)神经源性
(3)感染性
(4)过敏性
(5)心源性
3、临床表现:
早期: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深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中期:表情淡,出冷汗,四肢湿冷,血压明显下降。
晚期:皮肤紫绀,四肢湿冷,昏迷,血压几乎测不出,无尿(平均17ml/h)。
4、急救
(1)一般处理:适宜体位,安静休息,保温
(2)对症处理:止血、伤部包扎和固定(防感染);
昏迷者:头偏向一侧,舌牵出口外(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点掐穴位:人中、内关、足三里、合谷、十宣、涌泉等。
(3)及时转送医院:(在临时正确处理得前提下)
注:急救时最好不采用明显得头低脚高位,以防颅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并使隔肌上升,影响呼吸。;五、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就是心肺复苏初期最主要得措施。
首要问题:争取时间
(一)问诊
1、病人有无反映
2、颈总动脉有无搏动
(二)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
1、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