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针灸治疗之蛇串疮.pptx
文件大小:8.24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4.09千字
文档摘要

针灸治疗之蛇串疮汇报人:2025-06-1

06疗效评价与研究目录01蛇串疮概述02针灸治疗理论基础03针灸治疗方法04临床治疗方案05注意事项与护理

01蛇串疮概述

定义与症状典型定义特殊表现核心症状蛇串疮是一种以突发单侧簇集状水疱呈带状分布,并伴有剧烈烧灼刺痛为特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中医认为其病位在皮部,与肝、脾二脏关系密切,因火毒湿热蕴蒸肌肤经络所致。初起患处皮肤灼热刺痛伴潮红,1-3日内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疱疹,迅速变为透明水疱,疱壁紧张发亮,呈带状排列不超过正中线。常见于腰胁、胸背及头面部,西医称为带状疱疹。部分患者可出现血疱、脓疱或坏死性皮损;老年患者多见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表现为持续性刺痛、刀割样痛或闪电样痛。

病因与病理感受风热火毒或湿热毒邪,蕴结于肝胆经脉,外溢肌肤而发。现代医学证实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引起,病毒沿神经节段扩散至相应皮区。外感时毒情志内伤饮食劳倦长期精神紧张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毒循经外发。临床观察显示约30%患者在发病前有显著情绪应激史。过食辛辣肥甘损伤脾胃,湿热内生;或久病体虚致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肿瘤、HIV患者)发病率较常人高3-5倍。

诊断要点根据单侧带状分布簇集性水疱伴神经痛的特征表现,结合病毒PCR检测或Tzanck涂片发现多核巨细胞可确诊。中医需辨明肝经火毒、脾经湿热或气滞血瘀证型。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鉴别需与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易复发)、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史,瘙痒为主)、丹毒(界限清楚的红肿热痛)等相鉴别。中医鉴别与热疮(单纯疱疹)相鉴别,后者多因肺胃蕴热,好发于口鼻周围;与浸淫疮(湿疹)区别在于后者皮损多对称分布,无特定神经节段分布特征。

02针灸治疗理论基础

经络理论经络与疾病关联带状疱疹(蛇串疮)的皮疹沿神经节段分布,与中医经络理论中“邪伏少阳”“肝胆湿热”相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经络穴位(如胆经的阳陵泉、肝经的太冲),可疏通经络阻滞,驱除湿热邪毒。皮部理论应用循经取穴原则疱疹多侵犯皮肤,中医认为“肺主皮毛”,针灸肺经的列缺、尺泽等穴可调节卫气,增强皮肤抵抗力,促进疱疹愈合。根据疱疹分布区域所属经络(如胸胁部属肝胆经、腰背部属膀胱经),选择相应经络的郄穴(如外丘、金门)以止痛消炎。123

脏腑辨证表现为疱疹色红、灼痛剧烈、口苦咽干,针灸以疏肝利胆为主,取穴如肝俞、胆俞、期门,配合三阴交健脾化湿,共奏清热利湿之效。肝胆湿热证疱疹色淡、渗液多、病程迁延,需针灸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以健脾渗湿,辅以艾灸中脘温阳化湿,加速结痂。脾虚湿蕴证后遗神经痛明显,舌质紫暗,针灸以活血化瘀为法,取血海、膈俞、阿是穴(局部围刺),配合电针增强通络止痛效果。气滞血瘀证

气血运行原理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因“不通则痛”,针灸通过刺激合谷(气穴)、内关(调气要穴)行气活血,迅速缓解神经痛。调气以止痛补血以扶正刺络泻热法老年患者气血亏虚易遗留神经痛,针灸加用足三里、气海补益气血,配合隔姜灸关元以温通血脉,减少后遗症。疱疹初期红肿热痛,可用三棱针点刺疱疹周围或耳尖放血,泻热解毒,促进炎症消退,此即“宛陈则除之”的经典治法。

03针灸治疗方法

以疱疹局部或疼痛最剧烈处为阿是穴,直接作用于病灶,疏通局部气血瘀滞,缓解疼痛并促进疱疹消退。主穴与配穴选择阿是穴为核心选取外关、阳陵泉、足临泣等手/足少阳经穴,因肝胆湿热为病机关键,此类穴位可疏泄肝胆郁火,调节经气平衡。少阳经穴配伍配合合谷(手阳明经)以清泄阳明热毒,三阴交(足太阴经)健脾利湿,形成上下配穴体系,全面调和气血。远端配穴增强疗效

采用快速进针、强刺激捻转手法(频率120次/分),留针30分钟,以泻热解毒、通络止痛,尤其适用于急性期灼痛明显者。针刺手法与操作毫针泻法为主沿疱疹分布边缘呈15°斜刺进针,针尖朝向病灶中心,间距2-3cm,形成包围式刺激,可抑制病毒扩散并加速皮损修复。围刺技术针对脓疱或糜烂面,用烧红火针快速点刺(深度1-2mm),即刻拔罐吸出脓血,兼具杀菌与引流作用,但需严格消毒避免感染。火针点刺

刺络拔罐疗法三棱针放血刺络后艾灸走罐祛瘀在疱疹簇集处或周围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5-8下,随即拔罐10分钟,出血量5-10ml为宜,可迅速泄毒化瘀,适用于疱疹色紫、痛如刀割者。沿受累神经走行(如肋间、腰骶部)涂抹凡士林后,用玻璃罐吸附皮肤并上下推动3-5次,至局部潮红或瘀斑显现,能疏通经络、缓解神经根水肿。放血拔罐后,用艾条悬灸局部10分钟,借助温通之力增强排毒效果,同时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减少后遗神经痛风险。

04临床治疗方案

急性期治疗方案刺络放血疗法在疱疹周围或相应穴位(如龙眼穴、阿是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迅速泻火解毒、通络止痛。临床研究表明,此法能显著缩短疱疹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