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心肺复苏应急演练脚本.docx
文件大小:25.76 K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4.33千字
文档摘要

心肺复苏应急演练脚本

角色设定

1.急救演练主持人:负责整个演练流程的引导、讲解和总结。

2.急救教官:具备专业急救知识和技能,指导演练过程,纠正错误动作。

3.模拟患者:扮演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

4.第一发现者:最先发现患者倒地的人员。

5.急救小组:由多名成员组成,负责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

6.记录员:记录演练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和情况。

场景设定

本次心肺复苏应急演练设定在某大型企业的会议室,该企业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内部会议。会议室宽敞明亮,摆放着会议桌椅,四周墙上挂着企业的宣传画和规章制度。室内配备有基本的急救设备,如急救箱、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脚本正文

开场

时间:上午9点整

地点:企业会议室

(企业员工们正在会议室进行内部会议,气氛热烈。会议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一位参会人员(模拟患者)毫无征兆地倒在地上,身体抽搐了几下后便一动不动。)

第一发现者(迅速跑到患者身边,大声呼喊):“喂!你怎么了?醒醒!”(同时轻轻拍打患者的肩膀)

(第一发现者环顾四周,向周围的同事呼喊)

第一发现者:“快!快来人啊!有人晕倒了!”

(听到呼喊,会议现场顿时乱作一团,员工们纷纷围拢过来,但都显得有些惊慌失措。这时,第一发现者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第一发现者(大声说):“大家别慌,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

(一名员工急忙掏出手机拨打120)

员工(对着电话焦急地说):“喂!120吗?我们这里是[企业名称]会议室,有一名员工突然晕倒了,没有意识,麻烦你们赶紧派救护车过来!”

(与此同时,第一发现者开始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他将耳朵贴近患者的口鼻,感受是否有气息,同时用两根手指轻轻按压患者的颈动脉。)

第一发现者(神情紧张地大声宣布):“患者没有呼吸和脉搏了,需要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这时,企业的急救小组迅速赶到现场,他们身穿统一的急救服,带着急救箱和AED。急救小组组长迅速指挥组员展开行动。)

急救小组组长(沉稳地说):“大家按照分工行动,我来做胸外按压,小李你准备AED,小张你记录时间和操作情况。”

(急救小组组长迅速跪在患者身旁,解开患者的上衣,露出胸部。他双手交叠,手指翘起,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开始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

急救小组组长(一边按压一边大声数着):“1、2、3……30。”

(数完30下后,急救小组组长停下来。)

急救小组组长(喊道):“开放气道!”

(一名组员迅速用一只手抬起患者的下颌,另一只手按压患者的额头,使患者的气道开放。)

(接着,急救小组组长进行人工呼吸。他用嘴严密地包住患者的嘴,捏住患者的鼻子,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以上,观察到患者胸部有起伏后停止吹气。)

急救小组组长(再次喊道):“再按压30次!”

(急救小组组长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此反复进行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操作。)

(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记录员认真记录着每一次按压的时间、频率和人工呼吸的情况。)

记录员(大声汇报):“已经进行了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患者仍未恢复呼吸和脉搏。”

(这时,携带AED的组员已经将AED准备好。)

组员(大声说):“AED已准备就绪!”

(组员迅速将AED的电极片贴在患者的胸部,一片贴在患者右锁骨下方,另一片贴在患者左侧乳头外侧。)

(AED开始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

AED(发出语音提示):“正在分析心律,请不要接触患者。”

(所有人都停止动作,紧张地等待着AED的分析结果。)

AED(再次发出语音提示):“建议除颤,按下电击按钮。”

(组员迅速按下AED的电击按钮,患者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电击结束后,急救小组组长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急救小组组长:“继续心肺复苏!”

(又进行了几个周期的心肺复苏后,急救演练主持人赶到现场。)

急救演练主持人(大声说):“大家先停一下,我们请专业的急救教官来点评一下刚才的操作。”

(急救教官走上前来,开始对急救小组的操作进行点评。)

急救教官:“刚才大家的反应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在发现患者倒地后能够迅速采取行动,这一点非常好。在胸外按压方面,频率和深度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在按压的过程中,手臂要尽量保持垂直,这样才能保证按压的效果。在开放气道时,动作要更加迅速和准确,确保气道完全开放。人工呼吸时,吹气的力度和时间要掌握好,要看到患者胸部有明显的起伏。AED的使用也很熟练,但是在贴电极片时,要注意避开患者的心脏起搏器等金属物品。总体来说,大家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进一步改进。”

(急救小组的成员们认真聆听着教官的点评,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急救演练主持人:“感谢教官的专业点评。接下来,我们再进行一次演练,大家要把刚才学到的知识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