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模拟题+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
1.下列图像重建算法中,属于MRI所特有的是()
A、反投影法
B、傅立叶反演法
C、滤波反投影法
D、卷积投影法
E、二维傅立叶变换法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二维傅立叶变换法是MRI图像重建所特有的算法。反投影法、傅立叶反演法、滤波反投影法等并非MRI特有的图像重建算法,在其他成像技术中也可能有应用。卷积投影法也不是MRI所特有的。而二维傅立叶变换法利用了MRI信号的傅立叶特性来进行图像重建,是MRI成像过程中的关键算法之一,与其他成像技术在原理和算法上有明显区别。
2.关于弛豫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弛豫时间有两种,一种是纵向弛豫时间,另一种是横向弛豫时间
B、纵向弛豫时间称T1
C、横向弛豫时间称T2
D、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又称为T1,即纵向磁化恢复到磁化激发前状态的37%所需的时间
E、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又称为T2,即横向磁化衰减到37%所需的时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又称为T1,是纵向磁化矢量恢复到其平衡态值的63%所需的时间,而不是37%。选项A、B、C、E关于弛豫时间的说法均正确。
3.CR的全称是()
A、计算机扫描摄影
B、计算机X线摄影
C、计算机体层摄影
D、数字X线摄影
E、体层摄影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CR)是利用存储荧光体作为探测器,将X线辐射能转化为潜影,然后通过激光扫描读取潜影信息并数字化重建成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所以CR的全称是计算机X线摄影。
4.遮线器安装于X线管的()
A、右侧
B、管套内
C、窗口处
D、上方
E、左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拓展内容:【重磅】滤过板、遮线器、滤线栅傻傻分不清楚#放射医学技术#
5.DSA成像系统的组成部件不包括()
A、高压注射器
B、影像增强器
C、X线管
D、显示器
E、摄像机
正确答案:A
6.关于电离辐射致生物效应的分类,错误的是()
A、躯体效应可以是确定效应,也可以是随机效应
B、遗传效应属随机效应
C、早期效应可分为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
D、确定性效应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有关,且有明显的阈值
E、随机性效应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无关,但有明显的阀值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X线对生物体的照射,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物理阶段10-17~10-13秒。在放射生物作用的初期过程,能量被物体吸收,构成细胞与组织的原子、分子产生激发或电离过程。?物理化学阶段10-13~10-8秒。在物理阶段的生成物是不稳定的,又与邻近的分子作用,产生二次生成物。?化学阶段10-8~10-3秒。像自由电子与原子团那样反应性很强的生成物的相互作用,引发与周边物质的反应,其所生成的分子的变化,则将进入生化学阶段。?生化学阶段数秒~数小时。由于分子的变化会引起DNA和蛋白质的生物构造的变化。?生物学阶段数小时~数10年。在此阶段,可观察到细胞坏死、癌的发生、遗传效应等生物学变化。口诀:物物化生生
7.MRI设备()
A、不需要梯度场
B、需要一个方向的梯度场
C、需要二个方向的梯度场
D、需要三个方向的梯度场
E、需要四个方向的梯度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MRI设备需要三个方向的梯度场,分别是层面选择梯度、相位编码梯度和频率编码梯度,通过这三个方向梯度场的协同作用来实现对人体不同层面、不同位置信号的空间定位和编码,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磁共振图像。
8.MR扫描中,单纯增加重复激励次数可引起的变化是()
A、降低信噪比,延长成像时间
B、增加信噪比,不影响成像时间
C、降低信噪比,缩短成像时间
D、增加信噪比,缩短成像时间
E、增加信噪比,延长成像时间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增加重复激励次数,会使信号强度增加,噪声增加幅度相对较小,从而使信噪比增加。同时,重复激励次数增加会导致扫描时间延长。所以单纯增加重复激励次数可引起增加信噪比,延长成像时间。
9.气管分叉处平()
A、第1胸椎
B、岬
C、隆椎
D、翼点
E、胸骨角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胸骨角是胸部重要的骨性标志,气管分叉处平胸骨角。隆椎是第7颈椎棘突,第1胸椎位置与之不同,翼点是颅骨的一个部位,岬一般指骶岬,与气管分叉处位置无关。
10.热容量以焦耳为单位时有1J=1kV×mA×1s,式中kV、mA分别是()
A、kV是有效值、mA是平均值
B、kV是峰值、mA是平均值
C、kV是平均值、mA是峰值
D、kV是峰值、mA是峰值
E、kV是有效值、mA是有效值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根据\(W=UIt\),\(1J=1V×1A×1s\)。对于正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