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肺部MRI检查和评估专家共识.pdf
文件大小:887.05 KB
总页数:24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2.61万字
文档摘要

肺部MRI检查和评估专家共识

【摘要】MRI具有无电离辐射且多参数成像等优点。随着MRI技术的快速发展,

肺部MRI的临床应用场景逐步增多,已成为常规胸部CT扫描的重要补充。但在

临床工作中肺部MRI技术的规范,不同临床场景的优势成像技术和评估方法等尚

不统一,因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牵头组织青年学组、心胸学组和磁共振学

组专家,结合临床应用经验以及参考国内外文献,共同对肺部MRI检查适应证、

成像技术及不同临床场景的推荐成像方法和评估方法达成共识,旨在推动肺部M

RI检查在肺部疾病的规范应用,提高肺部疾病的MRI诊疗水平。

【关键词】肺部疾病;磁共振成像;专家共识

呼吸系统中常见重大慢性病包括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

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等,是全球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规CT

作为一种无创成像技术,具有采集时间短、空间分辨力高等特点,是肺部疾病最

常用的诊断手段[1-2]。但CT具有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力较低、成像方法

单一的缺点,难以获取更多定量或功能信息等,在肺部疾病综合评估方面存在一

定局限性。相比常规CT,MRI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力高,但受到肺部质子密

度低、空气-组织界面伪影以及心脏和呼吸运动等影响,使其在肺部的推广和应

用难以广泛开展[3]。近年,随着多通道线圈、并行成像技术及新兴脉冲序列

如超短回波时间(ultrashortechotime,UTE)、零回波时间(zeroechoti

me,ZTE)等的突破,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MRI在肺部病变形态学、功能

和代谢信息评估方面的潜力和优势日益增强,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常规CT的不

足。此外,Fleischner学会也发布了加大肺部MRI临床应用的意见书。因此,

制定肺部MRI检查和评估专家共识,有助于规范和推广肺部MRI的临床应用,充

分发挥其无辐射、功能多样的技术优势。同时为医学影像图像同质化互认、区域

医联体质控建设和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一、肺部MRI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MRI脉冲序列、多通道线圈并行采集和快速成像等技术的发展以及后处理软

件的开发,有效拓展了MRI在肺部检查中的应用范围,超极化气体MRI通气成像

也为肺功能评估开辟了新途径。结合Fleischner学会的临床应用建议和国内肺

部MRI的开展情况,推荐适应证分为推荐临床应用、可尝试临床应用及临床前应

用三个层级[4]。

1.推荐临床应用:4mm以上肺结节定性诊断或动态随访;肺癌TNM分期;肺

动脉高压;囊性肺纤维化。

2.可尝试临床应用:肺栓塞;肺实质异常;4mm以上肺结节检出。

3.临床前应用:COPD;哮喘;间质性肺疾病。

除Fleischner学会推荐的以上适应证之外,肺部MRI还可以用于中央型肺

癌与肺不张边界的精准界定和作为替代方法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的肺癌疗效评估,

为临床治疗提供精准决策[5-6]。

(二)禁忌证

肺部MRI检查包括绝对禁忌证和相对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心脏起搏器(兼容性起搏器除外);体内植入电子耳蜗(兼

容性耳蜗除外)、磁性金属药物灌注泵、神经刺激器等电子装置者;妊娠3个月

内的受孕初期者;眼眶内有金属异物者。

2.相对禁忌证:体内有弱磁性植入物者(需参考植入物材料说明书);昏迷、

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严重外伤、幽闭症患者及不配合的患者;危重

患者或可短时去除生命监护设备的危重患者;体内可能存在金属或有金属外固定

的患者;体内植入物禁忌证需参考植入物材料说明书;高热患者建议控制体温后

再检查;对比剂过敏、凝血功能异常和口服抗凝药物。

二、肺部MRI常用检查技术

(一)肺部MRI检查前准备

为保证检查能够顺利进行,需要检查技师认真做好检查前准备。(1)核对

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和要求不清楚的

申请单,与临床申请医师核准确认。(2)确保患者无检查禁忌证,嘱咐患者认

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并按要求准备,摘除所有含金属、磁性的物品及电子产品

(助听器、胰岛素泵、发夹、假发片、耳环、项链、胸罩、假肢等)。(3)给

患者提供安全报警气囊或球,若患者不适,方便及时与检查技师沟通。提供降噪

耳机或隔音耳塞,并对患者进行呼吸屏气训练。(4)对于焦躁不安、有精神疾

病或幽闭恐惧症的患者,根据情况让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