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4年2月动物生理学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8.08 K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38万字
文档摘要

2024年2月动物生理学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70题,每题1分,共70分)

1.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是

A、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B、抗凝血酶Ⅰ

C、肝素

D、氯化钠

E、白蛋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抗凝血酶Ⅲ可灭活多种凝血因子,肝素能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二者是血浆中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抗凝血酶Ⅰ作用相对较弱;氯化钠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等的成分,不是主要抗凝血物质;白蛋白主要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也不是抗凝血物质。

2.下列哪种物质既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又是直接的供能物质

A、二磷酸腺苷

B、三磷酸腺苷

C、脂肪酸

D、磷酸肌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三磷酸腺苷(ATP)是细胞内的直接供能物质,同时它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储存能量。当细胞需要能量时,ATP水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而在能量充足时,ADP又可以接受能量与磷酸结合形成ATP储存起来。脂肪酸是储能物质,但不是直接供能物质;磷酸肌酸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可在肌肉等组织中储存能量,但也不是直接供能物质,它需要先将能量转移给ATP才能供能。

3.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哪一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兴奋

B、迷走神经引起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

C、迷走神经末稍释放肽类物质

D、迷走神经末梢释放Ach

E、壁内神经丛兴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胃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神经末梢释放肽类物质实现的。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部位的感受器,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舒张,称为胃容受性舒张。迷走神经释放的肽类物质可使胃平滑肌舒张,以容纳更多食物,而不是通过释放Ach、交感神经兴奋、胃黏膜释放前列腺素或壁内神经丛兴奋等途径。

4.下列哪项属于被动转运

A、水从低渗透压侧至高渗透压一侧

B、Na+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

C、葡萄糖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

D、氨基酸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

E、蛋白质进入细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被动转运是指物质顺电化学梯度,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水从低渗透压侧至高渗透压一侧是顺渗透压梯度的被动转运。而Na?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侧、葡萄糖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氨基酸从低浓度侧至高浓度属于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并借助载体蛋白。蛋白质进入细胞一般通过胞吞作用,不属于被动转运。

5.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局部电流可使邻近区域发生的变化是

A、复极化

B、超极化

C、去极化

D、反极化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时,局部电流会使邻近区域的细胞膜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就会引发动作电位,从而使兴奋得以传导。超极化是细胞膜电位更负,不利于兴奋产生;反极化是动作电位上升支的状态;复极化是动作电位下降支恢复极化的过程,均不符合局部电流使邻近区域发生的变化情况。

6.肺的总容量减去余气量等于

A、补吸气量

B、肺活量

C、深吸气量

D、功能余气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肺的总容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末肺内残留的气体量。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其计算公式为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而肺的总容量=肺活量+余气量,所以肺的总容量减去余气量等于肺活量。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吸气量只是肺活量的一部分;功能余气量=余气量+补呼气量。

7.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下述哪个原因可能不存在

A、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B、循环血量相对增大

C、ADH释放减少

D、酸碱失去平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主要是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ADH释放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同时循环血量相对增大,也会引起尿量增多。而酸碱平衡与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并无直接关系。

8.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是

A、容受性舒张

B、集团运动

C、蠕动

D、紧张性收缩

E、分节运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消化道平滑肌的紧张性收缩是消化道平滑肌共有的运动形式。它使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有助于维持消化道的形态和位置,保持消化道内一定的基础压力,为其他运动形式提供基础。容受性舒张主要发生于胃;蠕动是消化道普遍存在的运动形式,但不是共有的最基本运动形式;分节运动主要发生在小肠;集团运动主要发生在结肠。

9.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C、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E、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