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伦理学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1.一位心脏病术后病人在疾病康复后仍不愿出院,认为自己身体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治疗,这位病人的行为属于()。
A、角色行为恐惧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缺如
E、角色行为减退
正确答案:C
2.某中年人,童年生活受挫折,个性克制经常焦虑抑郁,又情绪压抑,不善于宣泄,过分谨慎,强求合作调和。他的行为模式最容易患的躯体疾病是()
A、脑出血
B、冠心病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慢性结肠炎
E、癌症
正确答案:E
3.心理治疗常常是通过()来完成的。
A、手术
B、检查
C、药物
D、谈话
E、听音乐
正确答案:D
4.心理冲突的类型不包括()
A、双避冲突
B、重趋避冲突
C、矛盾冲突
D、双趋冲突
E、趋避冲突
正确答案:C
5.医生对患者的义务是()
A、接诊,制定医疗方案,解除患者的痛苦
B、诊断疾病,选择治疗方案解除患者痛苦,保密
C、诊断疾病,选择治疗方案,宣传健康生活方式
D、接诊,选择治疗方案,解释说明,解除患者痛苦
E、诊治,解除痛苦,解释说明,保密等
正确答案:E
6.“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这反映了雷锋同志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其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这种心理特征是()。
A、自我意识
B、气质
C、需要
D、性格
E、动机
正确答案:D
7.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是注意的()。
A、广度
B、分配
C、稳定性
D、转移
E、分散
正确答案:B
8.关于认知疗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重视无意识事件对心身的影响
B、重视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
C、强调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
D、重视意识事件对心身的影响
E、重视适应不良性行为
正确答案:A
9.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
A、智力和观念
B、心理活动和行为
C、心理活动和观念
D、智力和情绪
E、情绪和行为
正确答案:B
10.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时会出现肌肉紧张、血压升高等反应,这是情绪的()表现。
A、内在体验
B、行为反应
C、主观体验
D、生理唤醒
E、外部表现
正确答案:D
11.罗杰斯认为()是导致自我不协调的原因。
A、不真诚
B、积极尊重
C、同情达理
D、有条件的积极关注
E、检查负性自动想法
正确答案:D
12.EPQ具有()个人格维度和()个效度量表。
A、3,1
B、3,2
C、4,1
D、4,2
E、5,1
正确答案:A
13.某男患者,28岁,因不规则发热2月余,巩膜发黄40多天,入院治疗。患者提及7-13岁时有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绞痛史,并再三问及是否癌症。入院初步诊断:胆道感染并发细菌性脓疡。住院后作十二指肠引流,并进行多项检查,超声波显示:肝区有较密的密集微波,SGPT210。2-FP﹢剖腹检查为晚期肝癌,已有腹腔转移,肠系膜根部结节,活检为转移性腺癌(剖腹前患者要求如实了解病情,以作好准备)。诊断结果告知家属和单位领导后,他们都要求积极抢救,对患者进行保密。面对本案例,医务人员正确的选择应该是()
A、满足家属和单位领导要求,积极抢救治疗
B、尊重患者权利,在治疗同时可适当告知病情
C、为避免增加患者精神负担,做好保密工作
D、考虑保护性医疗制度,适当对症治疗
E、尊重患者权利,如实告知病情
正确答案:B
14.某医院的太平间里刚刚存放了一为因心肌梗死而去世的患者的遗体。该院心外科医师知道后,认为这是让实习学生了解心肌梗死病人心脏病变的好机会。可是,当天他没有联系到死者的亲属,若等到第二天,遗体可能就要被家属送到殡仪馆了。于是,当晚他便召集学生来观看心肌梗死病人的尸体解剖,解剖结束后,外科医师和学生一道将患者遗体擦拭干净,并为死者穿好了衣服。从医学伦理的角度,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患者有支持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该医师的做法无可厚非
B、因为无法联系到死者亲属,该医师的做法情有可原
C、医师与学生一起为死者擦洗干净,并为其穿好衣服,其行为合乎伦理
D、只有获得死者亲属同意后,再进行遗体解剖才是符合道德的
E、医师为了教学,并没有个人的私利,因此是合乎伦理的
正确答案:D
15.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指的是()
A、心境
B、情操
C、情感
D、应激
E、激情
正确答案:E
16.对尊重原则的正确理解是()
A、尊重患者和家属的一切决定
B、尊重患者的一切主观愿望
C、尊重患者的人格和自主性
D、尊重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一切主观愿望
E、对患者和家属有礼貌
正确答案:C
17.现代医学模式的内容是()。
A、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