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意识第1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意识的概念Farber等(1995):三个角度有意识觉察:“某人”觉察到了“某事”更高级的官能:意识的能动和控制作用意识状态:与无意识状态相对应第2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Klatzky(1984):记忆系统中可以区分两类激活——自动的和注意的自动过程对有限资源没有需求,不干扰其它过程的进行;注意过程需要利用资源,会干扰其它需要资源的过程注意过程受意志控制,自动过程不受意志控制。自动过程在知觉中发生的很早,而且速度很快;注意过程发生较晚,而且速度较慢。自动过程是技能的特性,而注意则致力于新奇的和不熟练的东西。自动过程缺乏觉察,觉察反映了注意资源的运用。第3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加工深度并非区分注意加工和自动加工的好的指标。并行加工和序列加工也不是区分意识和无意识的好的指标。意识通常通过注意进行研究:指向某个事件的注意水平很高时,这个事件也会处于很高的意识水平;事件处于很高的意识水平时,也容易引起注意。注意是一种状态,意识是一种觉知?第4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意识问题的实验研究有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的分离任务分离的研究范式比较两种不同的知觉测验第一种测验反映了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第二种测验包括有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到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实验条件使意识知觉测验的敏感度为零,如果第二种测验的敏感度高于零,则反映了无意识知觉的影响。第5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意识的内省测量以被试对知觉经验的自我报告作为意识觉知的指标Sidis(1898)给被试呈现印有一个字母或数字的卡片,系统的增加被试与卡片的距离,直到被试报告不能辨认卡片上的字符为止在这种条件下让被试猜测卡片上的字母或数字,结果发现被试猜对的比率高于机遇水平问题:自我报告不一定能充分的测量出被试的意识信息;自我报告具有不稳定性第6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意识的行为测量以被试的分辨能力作为意识觉知的指标Wilson等(1980)给被试呈现10幅无意义的、不规则的几何图形,每个图形呈现5次,呈现时间1ms之后让被试完成两种任务:再认迫选,要求被试从一对图形中选择一个呈现过的图形(意识知觉的测量);喜好迫选,要求被试从一对图形中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图形(无意识知觉的测量)再认迫选的成绩处于机遇水平时(50%的正确率),喜好迫选的成绩显著优于机遇水平(60%的正确率)问题:有意识知觉加工和无意识知觉加工都会促进辨别能力的提高,难以区分两种过程第7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质的差异的研究范式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所引起的行为结果有一些质的差异Murphy等(1993):自变量:变量一为呈现的图片——男人和女人高兴和生气时的表情图;变量二为图片呈现时间——1000ms和4ms因变量为被试对紧接着呈现的中文签名的偏好程度结果:短暂呈现的、无意识知觉到的人脸影响了被试对文字的评估;人脸清晰可见能被有意识知觉到时,被试对文字的评估很少或不受人脸的影响。无意识知觉到的信息比有意识知觉到的信息对我们的情绪反应影响更大。第8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Groeger(1984)每次实验给被试呈现一个靶子词,要求被试从随后呈现的由24个字词组成的矩阵中选出靶子词。矩阵中不包含靶子词,是由一些在语义上或结构上与靶子词相似的词构成。当靶子词在知觉上是无意识的时候(呈现时间很短),被试倾向于选择语义相关的字词;当靶子词的知觉伴有低水平的意识时(呈现时间较长),被试倾向于选择结构上相似的词。第9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无意识知觉研究中的3种实验范式MerikleJoordens(1997)对比了操作刺激特性和操作注意的实验结果,发现无意识知觉和无注意知觉的结果非常类似意识知觉和无意识知觉、注意知觉和无注意知觉是描述了同一个内部过程的分离三个实验任务:Stroop色词干扰任务、错误再认、排除测验第10页,共1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Stroop效应的分离操作刺激特性(变化色词和掩蔽词的SOA:33ms和167ms)启动刺激:颜色词“red”和“green”;靶刺激:红、绿两种颜色,命名反应结果:有意识知觉条件下(长SOA),当色词和靶颜色不一致发生概率(75%)显著大于一致的发生概率时(25%),出现了stroop效应的反转,即被试在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小于在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当对色词的知觉是无意识的时候(短SOA),出现了典型的stroop效应表明了意识知觉和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