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化类型集体主义文化(东方)个体主义文化(西方)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文化第2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群体心理群体心理影响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群体心理的折射,心理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折射文化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第3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良知的界限:愧疚与清白良知方面的清白或愧疚,跟善良和邪恶并没有多大关系。许多残暴的恶行和严重的不公,常常会打着不愧对良知的幌子。个人良知系统良知伟大整体的系统良知第4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个人良知我们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影响他人,我们也会因之而感到愧疚不安或问心无愧。这些危害或有益于我们关系的感觉,称为个人良知。让我们感到愧疚不安或心安理得的良知。(能够感觉到)个人良知有很多标准。对父母、对朋友、对恋人、对单位、对教会归属的需求,与连结有关。维护付出与接受之间的平衡的需求,与平衡有关。保障社会稳定和把握未来的需求,与秩序有关。不论是谁,只要想在某一需求方面问心无愧,必然同时在另一方面感觉到愧疚不安,我们总是会感觉到无愧和愧疚难以分离。(如小偷、朋友与法律)第5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系统良知“隐藏在爱中的和谐法则”(虽然感觉不到却依然在我们身上运作)每一个群体都有不同的标准——所属群体的价值不同的良知:对母亲、对父亲;对家庭、对单位依赖强化连结如果我们让自己保持着虚弱和依赖,就会保持着服从和忠诚。如孩子、低级职员、新兵、虔诚的信徒。归属感排除异己良知约束我们不能在族群中做坏事,但是对族群外边的人们,它的约束力也就烟消云散了。那么,我们就能用良知的名义,对他们做一些良知禁止我们对自己族群成员做的事情。在宗教、种族和国家冲突的背景下,人们在良知的名义下,就会在族群内支持邪恶,允许成员对不同群体中的其他人作出一些暴行。因此,愧疚和无愧并不等同于善良和邪恶。第6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负责我们连结的良知并不能超脱于我们所属群体的盲从和迷信,不能指引我们走向伟大的真理。相反,会满足和维护盲从、迷信。只要是禁忌的东西,良知都会阻扰我们去看、去理解、去回忆。(日本靖国神社)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族群良知召唤我们时,我们会问心无愧地做出破坏性的或邪恶的事情。就是因为这种良知,家族中的伤害才会一代一代地往下传递。在同一族群中,当我们行为危害我们的成员资格时,虽然我们采取的是一些建设性的行为,仍会感到愧疚不安。(改革的阻力)第7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你的生活脚本是什么?以童年所做的决定为基础的人生计划,它来自于父母的认可,后来被一一证实。脚本分类文化脚本。男儿有泪不轻弹、女孩要温顺下位文化脚本。男儿不能进厨房、夫妻不能吵架家庭脚本。“我们家族是很显贵的,所以一定要表现的高贵”个人脚本。做一个不平凡的人、一定不能和别人伤和气第8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脚本分析举例要做个男子汉要坚强要完美要取悦他人要忍耐要独立要有面子要坚持要满足他人的期待要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要出人头地要自我牺牲不可以服输不要存在不要成为你自己不要做一个孩子不要长大不要健康不要思考不要关注自己的感受不要亲密不要成功不要让他人生气不要索取当意识到脚本并自我修正时,就可以创作自己的脚本,以获得生活的改变和改善。思考一下,你的脚本有哪些?第9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文化认同与文化冲突、文化断层文化认同的意义:归属感多元文化所导致的冲击,造成了认同上的障碍,最终导致了文化冲突,进而导致了现代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心理冲突、心理疾病、精神迷失。文化断层,必然导致社会生活上的混乱现象。重建精神家园,期待着新的文化认同尽早到来。第10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如何看待文化仪式各种文化仪式出生礼、成人礼、婚礼、葬礼加冕礼、结义仪式、宗教仪式仪式的意义培养、发展自己的个人仪式自我与文化仪式的交互关系第11页,共3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成人仪式不同文化中的成人仪式:中国古代的“冠礼”和“笄礼”、非洲部分部落实施的“割礼”、埃塞俄比亚一些部落男孩的“越牛”仪式、秘鲁男孩的“跳崖”仪式等,其他民族还有“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