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
日期:
触电的紧急救护法
CATALOGUE
目录
01
触电基础认知
02
现场安全评估
03
脱离电源方法
04
心肺复苏实施
05
医疗后续处理
06
预防与安全教育
01
触电基础认知
电流伤害原理
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细胞膜的电位改变,导致细胞功能失调,严重时导致细胞死亡。
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生理效应
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热量,导致局部温度升高,引起烧伤甚至焦痂。
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体内水分子的电解,破坏细胞结构和功能。
电流的电化学效应
危险电压范围
安全电压
影响电压危险的因素
致命电压
一般认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上限为36伏,但潮湿环境下安全电压会降低。
超过一定电压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命危险,一般认为致命电压约为220伏以上。
电压的危险性还与电流的强度、频率、通过人体的途径和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
人体导电特性
人体是导电体
人体含有大量电解质和水分,因此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人体不同部位的导电性不同
电流路径对伤害的影响
人体各部位对电流的阻抗不同,如头、手、脚等部位阻抗较小,而腹部阻抗较大。
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也不同,如通过心脏的电流更容易导致致命伤害。
1
2
3
02
现场安全评估
迅速判断电源类型
判断触电是家用电器、电线或高压电等类型,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切断电源
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切断电源,避免触电事故扩大。
使用绝缘工具
如干燥的木棍、塑料棒等,确保施救者与电源之间绝缘。
电源切断优先级
呼叫伤员,观察是否有反应,判断意识是否清晰。
判断意识
仔细观察伤员胸廓起伏,判断是否有自主呼吸。
检查呼吸
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判断心跳是否停止。
心跳检查
伤员状态快速判断
环境危险因素排查
01
排查现场安全隐患
如电线是否裸露、电器是否漏电等,防止再次发生触电事故。
02
评估环境状况
如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是否存在坐塌或坠落风险等,确保施救环境安全。
03
脱离电源方法
绝缘工具使用规范
绝缘工具
使用干燥的绝缘工具,如木棍、塑料棒等,将触电者与电源分离。
03
站在绝缘鞋上,避免电流通过双脚流入地面。
02
绝缘鞋
绝缘手套
在接触电源前必须穿戴绝缘手套,确保双手不受电击。
01
低压/高压电分离技巧
对于低于220V的低压电源,可以直接采取关闭电源开关、拔掉插头等方式切断电源。
低压电源
高压电源
安全距离
对于高于220V的高压电源,切勿直接接触,应立即联系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在接触电源前,应保持与电源的安全距离,避免电弧或电击。
间接接触保护措施
确保触电者处于干燥的环境中,避免电流通过水或潮湿物体导电。
干燥环境
在触电者与电源之间放置绝缘物体,如木板、塑料板等,以减少电流通过。
绝缘物体
确保电器设备的接地线连接良好,将漏电电流引入地下,降低触电风险。
保护接地
04
心肺复苏实施
黄金急救时间窗
触电后4-6分钟内为黄金急救时间窗,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可大大提高救活率。
超出黄金急救时间窗,脑细胞将发生不可逆损害,救活率显著降低。
CPR标准操作流程
C(胸外按压)
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段交界处,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6厘米。
01
A(开放气道)
将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异物,使用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
02
B(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孔,口对口吹气,每次吹气时间为1秒钟,使胸廓隆起。
03
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可自动识别心室纤颤并进行除颤,提高救活率。
AED分析心律时,不要进行胸外按压或人工呼吸,以免干扰AED分析。
使用AED时,需遵循设备提示,贴好电极片,确保所有人都远离患者。
如AED建议除颤,应确保所有人离开患者,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AED设备联动使用
05
医疗后续处理
电灼伤创面处理
保持电灼伤部位的清洁与干燥,避免感染。
创面保护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创面进行消毒处理。
创面消毒
涂抹适当的烧伤药膏,促进伤口愈合。
创面外用药
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避免二次损伤。
创面包扎
脏器损伤观察要点
心脏损伤
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01
肺部损伤
观察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咳嗽等,警惕呼吸衰竭。
02
脑部损伤
观察意识、瞳孔、神经系统功能等,评估脑部受损情况。
03
肾脏损伤
监测尿量、尿色等,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
04
紧急送医衔接准备
病情监测
急救药品准备
送医途中护理
与医院联系
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病情稳定。
备好紧急救援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提前与接收医院联系,告知患者病情及预计到达时间。
06
预防与安全教育
正确使用电器
确保电器处于良好状态,不使用破损的电线和插座,不超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