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简况
1、编制背景
制造业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五到十年,将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的关键时期,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国家对产品质
量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产品力学性能的重要测试装备,卧式拉力试验机因响应速度快、
控制精度高、试验功能扩展性强、试验空间满足大规格特殊试件需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
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建筑、交通、工程机械、电力等领域,对于电力导地线、钢丝绳、吊
装带、手拉葫芦、锚链等产品的质量控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卧式拉力试验机是一种大型精密测试仪器,与传统立式拉力试验机在结构上存在很大差
异,目前国家或行业没有提出相关卧式试验机的技术规范,导致市场上卧式拉力机性能差异
很大,质量参差不齐,具体表现有:受力轴线重合度和夹具偏心度低;框架的刚性和稳定性
不够;电气线路可靠性低;安全防护不到位或缺失等。缺乏标准约束的卧式拉力试验机,一
方面很难通过产品力学性能测试来最终达到产品质量控制,另一方面可能在试验过程中发生
机械、电气等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
卧式拉力机产业作为制造业的一项重要分支,目前国内没有卧式拉力试验机的相关标准。
各厂商的卧式拉力试验机没有专用于电力导地线、钢丝绳、锚链检测的卧式拉力试验机标准
来支撑。因此,卧式拉力试验机的标准还是空白的。
本标准的制定,对推动对卧式拉力机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
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2、本标准依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任务而编制,
编号:T/CIMA0057。
3、标准编制组接到任务书后立即开展工作,主要工作过程如下:
(1)成立标准编制小组,调研、编写讨论稿阶段。编制小组由杭州应敏科技有限公司主
导,主要参与单位有杭州朗杰测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电
科院能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创星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小组成员主要有
俞敏波、朱志华、马颜春、金祥彬等人。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卧式拉力试验机的现状,2020年8月至9月进行了广泛的
资料收集和必要的咨询工作,确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在征求部分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
2020年9月编制出《卧式拉力试验机》讨论稿初稿。
(2)调研、修改讨论稿阶段。2020年10月经过进一步调研和讨论,组织编制组成员,
1
对讨论稿初稿的内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逐条的讨论修改,并根据具体技术要求,将初稿中
表达不确切的和不明确的部分进行了修改,用规范的方式表达,形成了《卧式拉力试验机》
的讨论稿第二稿。
(3)再讨论、现场试验演练阶段。2020年11月经过进一步讨论和现场试验演练,编制
组成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提出了整改措施,以确定卧式拉力试验机技术要求的内容。2020
年11月结合第一次现场试验演练的经验和采取的整改措施,进行了卧式拉力试验机操作的
第二次演练,以进一步确定和完善卧式拉力试验机技术要求。
(4)。2020年12月24日,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合计10
个单位),在标准编制单位现场对卧式拉力试验机进行了操作观摩,对标准内容逐条进行了
充分地讨论,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根据意见及建议,标准编制工作组对标准进行了详细讨
论和修改,于2021年1月底形成标准送审稿,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本标准在GB/T2611-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JB/T6147-2007《试验机包装、包
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和GB/T16826《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标准规
范了卧式拉力试验机的主参数系列、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及
存储等内容。标准的主要编制原则如下:
(1)本着创新性和传承性的统一,同时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考虑到卧式拉力试验机的使用现状,以及整个产业的技术现状,同时又有一定的前
瞻性;
(3)紧密结合行业特征,充分咨询了相关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力争使标准满足卧式
拉力试验机技术要求。
2、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本标准在GB/T2611-2007的基础上,结合GB/T16826和J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