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电动吸痰器、输液泵及注射泵、管理制度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电极片应()更换一次。
A.每天
B.每2天
C.每3天
D.每周
答案:A。电极片每天更换可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和皮肤贴合度,减少皮肤过敏等问题,确保心电信号的准确采集。
2.电动吸痰器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
A.5秒
B.10秒
C.15秒
D.20秒
答案:C。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是为了防止长时间吸痰导致患者缺氧等不良反应。
3.输液泵使用时,下列哪项操作是错误的()。
A.使用前检查输液泵性能
B.排尽管道内空气
C.输液结束后直接拔掉电源
D.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答案:C。输液结束后应先按停止键,再拔掉电源,直接拔掉电源可能会损坏输液泵或影响其使用寿命。
4.注射泵的注射精度一般要求达到()。
A.±1%
B.±2%
C.±3%
D.±5%
答案:B。注射泵的注射精度一般要求达到±2%,以确保药物注射剂量的准确。
5.心电监护仪的导联线应()检查一次。
A.每天
B.每周
C.每两周
D.每月
答案:B。每周检查导联线可及时发现导联线是否有破损、断裂等情况,保证心电监护的正常进行。
6.电动吸痰器的储液瓶内液体达到()时应及时倾倒。
A.1/2
B.2/3
C.3/4
D.满瓶
答案:B。当储液瓶内液体达到2/3时及时倾倒,可防止液体吸入电机,损坏吸痰器。
7.输液泵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报警,首先应()。
A.停止输液
B.检查报警原因
C.重新设置参数
D.联系维修人员
答案:B。出现报警时首先检查报警原因,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停止输液或重新设置参数。
8.注射泵在注射过程中,若注射器内出现气泡,应()。
A.继续注射
B.停止注射,排出气泡后再继续
C.加快注射速度
D.减慢注射速度
答案:B。注射器内出现气泡会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应停止注射,排出气泡后再继续。
9.心电监护仪的屏幕出现干扰波,可能的原因不包括()。
A.电极片粘贴不牢
B.患者活动过多
C.导联线连接松动
D.电池电量充足
答案:D。电池电量充足与屏幕出现干扰波无关,电极片粘贴不牢、患者活动过多、导联线连接松动都可能导致干扰波出现。
10.电动吸痰器的负压调节范围一般为()。
A.成人40.0~53.3kPa,儿童<40.0kPa
B.成人30.0~40.0kPa,儿童<30.0kPa
C.成人50.0~60.0kPa,儿童<50.0kPa
D.成人60.0~70.0kPa,儿童<60.0kPa
答案:A。这是电动吸痰器负压调节的合理范围,可保证吸痰效果又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11.输液泵的流速调节范围一般为()。
A.1~99ml/h
B.1~120ml/h
C.1~150ml/h
D.1~200ml/h
答案:D。输液泵的流速调节范围通常为1~200ml/h,以满足不同患者的输液需求。
12.注射泵的最大注射量一般为()。
A.50ml
B.100ml
C.200ml
D.500ml
答案:A。注射泵的最大注射量一般为50ml,主要用于小剂量、精确的药物注射。
13.心电监护仪使用后,电极片应()处理。
A.丢弃
B.清洗后重复使用
C.消毒后重复使用
D.保存备用
答案:A。电极片为一次性使用物品,使用后应丢弃,以防止交叉感染。
14.电动吸痰器的管道应()更换一次。
A.每天
B.每2天
C.每3天
D.每周
答案:A。每天更换管道可保证吸痰的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
15.输液泵在运输过程中,应()。
A.直接搬运
B.取下输液管道后搬运
C.保持直立搬运
D.随意搬运
答案:C。输液泵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直立搬运可防止内部液体泄漏或损坏内部结构。
16.注射泵的注射器安装时,应确保()。
A.注射器活塞安装到位
B.注射器与注射泵连接紧密
C.以上都是
D.以上都不是
答案:C。注射器活塞安装到位和注射器与注射泵连接紧密都很重要,可保证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17.心电监护仪的报警音量应()调节。
A.根据患者需求
B.根据环境需求
C.固定不变
D.随意调节
答案:B。报警音量应根据环境需求调节,既保证能及时听到报警声,又不影响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
18.电动吸痰器的吸引头应()更换一次。
A.每次使用后
B.每天
C.每2天
D.每3天
答案:A。吸引头每次使用后更换可避免交叉感染。
19.输液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