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TOC\o1-3\h\z\u
1课题简要 1
1.1设计目的与意义 1
1.2设计任务 1
1.3设计要求 1
2零件工艺分析 1
2.1工件工艺结构性分析 1
2.1.1零件图 1
2.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
3模具结构与方案确定 2
2.2工艺方案的确定 2
2.3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 3
4工艺参数计算排样设计 3
4.1计算毛坯尺寸 3
4.2拉深次数计算 4
4.3排样方法与原则 5
4.4确定搭边值 5
5模具结构及排样对生产率,操作安全,方便及成本的关系 8
6排样与模具结构及材料利用率的关系 8
6.1模具类型的选择 8
6.2送料方式的确定 8
6.3出件方式的确定 8
6.4送料方向的确定 8
6.5导向方式的确定 8
7冲压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9
7.1计算各工序的压力 9
4.2压力机的选择 11
8压力中心的计算过程 12
9凹模轮廓尺寸计算过程和典型组合的选择 12
9.1凹模外形结构的确定 12
9.2凹模外形结构的确定 12
10冲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形状,材料,公差的选择及技术要求的说明 14
10.1凹模设计 14
10.1.1凹模刃口结构形式的选择 14
10.1.2凹模精度与材料的确定 14
10.2凸模的设计 14
10.2.1凸模结构的确定 14
10.2.2凸模高度、长度的确定 14
10.2.3凸模材料的确定 15
10.3卸料装置的设计 15
10.3.2卸料板材料的选择 16
10.3.3卸料板的结构设计 16
10.3.4卸料板整体精度的确定 16
10.3.5卸料弹簧的设计 16
10.3.6卸料螺钉的选用 16
10.4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16
10.5垫板零件的设计 17
10.6模架、模柄的选用 17
10.6.1上下模座的选用 17
11较小凸模刚度的校核过程 17
12模具工作零件尺寸及公差值的计算 18
12.1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值计算 18
12.2拉深凸凹模尺寸及公差值计算 21
12.1.2拉深冲孔凸模 22
12.1.3落料冲孔凸凹模 22
13其他计算过程及需要说明的内容 22
13.1复合模的装配 22
12.2凸、凹模间隙的调整 22
14该设计的优缺点及改造措施 23
15参考文献 24
16设计感想 24
PAGE
PAGE25
1课题简要
1.1设计目的与意义
该学期冷冲模课程设计是总结一个学期以来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运用所学基础和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过程的拟定和模具结构设计与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巩固,深化所学的基础及专业知识,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1.2设计任务
拟定冲裁件的工艺过程,并填写工艺过程卡;设计指定的冲压模具,并用AutoCAD等软件绘制装配图,主要工作零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1.3设计要求
冲裁工艺方案合理,模具结构工艺性好;模具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生产寿命长,成本低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
2零件工艺分析
2.1工件工艺结构性分析
2.1.1零件图
图2-1拉深件工件图
工件图:如图2-1所示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08
板厚:0.3
2.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材料名称:08
抗剪强度:260-360MPa
抗拉强度:330-450Mpa
伸长率:32%
屈服点:180MPa
根据工件的技术要求,工件表面无毛刺、边缘起皱、刮痕、拉伤等,未标注公差按照IT14,工件需要批量生产。该工件形状虽然简单,但是属于非圆形筒件,工件所包含工艺性质很多,材料厚度为0.3mm
(1)如图2-1工件的结构简图可知,该工件为圆形拉深结构,需要进行拉深系数和拉深次数计算,综合计算拉深件的坯料尺寸。
(2)为了保证工件表面质量,计算是否采用压边圈,防止工件拉深边缘起皱、拉裂、刮痕等。
(3)由于工件厚度挺大,对磨具的冲击也比较大,选用耐磨的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模具的寿命。
(4)工件较大,设计过程中要分析多种取件结构。模具结构上设计好推件和取件方式。
3模具结构与方案确定
2.2工艺方案的确定
根据以上分析和计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