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结构设计与技巧
李玉奎
2015-2-18
目录
?1、目的
?2、白车身结构基本介绍
?3、白车身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4、白车身钣金的材料选取原则
?5、白车身设计一般流程
?6、白车身结构设计——四大工艺要求
?7、白车身结构设计——经济性要求
?8、白车身结构设计——NVH要求
?9、白车身结构设计——主断面设计
一、目的
?为了使白车身结构设计满足冲压、装配、
焊接、涂装等工艺要求,并且车身结构
要满足强度、刚度、密封……等等需要,
使大家在白车身结构设计过程中,尽可
能避免因经验不足造成设计缺陷或错误、
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成功率以减少不必
要的返工、节约开发成本及制造成本、
并便于技术交流、提高白车身结构设计
的质量。
二、白车身结构基本介绍
?按承载形式不同分为:
非承载式:也叫有车架式,货车及有的高
级轿车装有独立的车架。这种车辆载荷主
要有车架来承担,车身基本上不承载。
半承载式:这是一种过渡型的结构,车身
白下部保留有底架、车身下部与底架组合为
车一整体。车身也能承担部分弯曲和扭转载
身
荷
承载式:也叫无车架式,为了减轻汽车自
重力以及使车身结构合理化,采用无承载式
车身。在大客车及轿车现在基本上都采用承
载式车身。
?白车身组成:
白车身由前围焊接总成、地板焊接总成、左/右侧围焊
接总成、后围焊接总成、顶盖焊接总成。
三、白车身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底摒弃
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
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部件
的相互关系。
?任何一种车型的白车身结构均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路去构
思结构设计,即最外层是外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
强板,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
?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上、结构上、冲压工
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总装工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
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内的世纪生产状况,以便预先
确定结构及工艺的改良方案。
?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力,即强
度和刚度要求。
车身结构设计原则
?a)附件安装面原则上根据附件安装要求设计安装结构
及周边结构。
?b)内饰安装结构原则上随白车身走,设计期间应相互
协调沟通,优化结构。
?c)电器元件结构原则上随白车身走,设计期间应相互
协调沟通,优化结构。
?d)内外板之间应形成空腔,以增大整车的结构刚度。
?e)前纵梁与内板之间形成空腔,以增大正面碰撞能力。
车身结构设计原则
?f)内板与外表面配合面不能贴合外表面,留取3~5
㎜间隙并开盛胶槽,由外表面偏置一定距离获得。
?g)加强板设计:加强版处在内外板之间,对总成薄
弱区起到加强作用,在设计时应考虑仅在
四、白车身钣金材料选取原则
?1、汽车覆盖件所用材料一般是冷轧钢板(按国家标
准)
?2、钣金按表面质量分有一、二两级:一级质量最好,
适用于外板;二级次之,适用于内板与加强板。
?3、钣金按冲压拉延等级分有P、S、Z、F、HF、ZF六
级
?4、钣金按强度等级分有:普通强度、高强度、超高
强度钢板。高强度和超高强度按其强化机理分为:
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组织强化,复合组织强化、
热处理硬化型强化、相变强化、冷作强化、时效强
化等。
白车身钣金材料的选取原则
?P:普通拉伸级,适用于拉延深度浅的零件
?S: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一般的零件
?Z:最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