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控底盘构成和设计要求
01
线控制动系统设计
02
线控转向系统设计
03
滑板底盘的结构及应用
04
线控底盘构成和设计要求
01
线控底盘构成
用电线束代替原来的机械线路,实现对信号的传输。线控底盘是指以电线代替车辆全部操纵机构的机械构造。
线控底盘
1
线控底盘包含五大系统: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线控悬架、线控加速和线控换档
采用CAN总线技术,实现各个系统与车载ECU间的信息传输与控制
线控底盘构成
2
2
根据悬架性能要求,确定侧倾中心高度等参数
4
计算悬架侧倾角刚度等
线控制动系统包括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转速传感器和其他信号传
输线路。
线控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盘、转向机、整车感应。
由加速踏板传感器、控制器、传输
线、加速踏板执行机构组成。
线控悬架系统
线控悬架系统可以分为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架两大类,采用电控装置对悬架高度、刚度和阻尼进行调节。
线控底盘系统特点:
1)对原机械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其功能体系更为灵活。
2)利用电机作为执行机构进行控制
3)使用线控系统后,可以使二次开发变得更容易
线控制动系统设计
02
线控制动系统发展
1
汽车制动技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真空液压制动、电控液压制动、电子机械制动、混合控制制动。
传统的燃料汽车制动机理:利用摩擦(制动片)将车辆的动能转换为热能。
线控制动系统:制动踏板与制动功能由传统的物理连接变为线控连接,将原来的液压装置与踏板相连,将原来的液压系统、助力系统、制动制动器全部换成了电子系统。
线控制动系统
2
电子液压制动(EHB)系统
1)EHB系统组成:
①液压控制模块:主要包括电机、电机泵、蓄能器、单向阀、溢流阀、四套结构相同的增减压电磁阀等。
②踏板制动模块:主要包括制动踏板、踏板力传感器、踏板行程模拟器、主缸、电磁阀、储油杯等。
③控制模块,通过对来自制动踏板的信号、各种车辆状态信号、反馈信号等进行全面分析与判定,调整进出液体的电磁阀,并向高速开关阀门输入PWM控制信号,由此对各个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控制。
线控制动系统
3
HBBW系统的主要布局形式是:前轴采用电控液压制动,后轴采用电子机械制动
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组成:
1)制动踏板:由制动踏板、踏板模拟装置、位移/压力传感器等组成。
2)车轮制动模块:主要包括制动执行机构、制动控制机构、机械传动机构、传感器(主要是制动力传感器、车轮转速传感器)等。
3)主控单元:接受并判断驾驶员的意图,并向制动控制器输出制动命令,协调制动系统的整体运行。
4)通信网:用于向所述规定的部分发送各种类型的信号。
5)动力源:将制动力供应至整体制动系统。
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
混合线控制动(HBBW)系统
线控制动系统设计
4
线控制动系统结构设计:源于采用液压制动系统的汽车底盘,再用电机重新设计传动机构。
基本结构:主要由电机控制器、电机、齿带传动机构、滚珠丝杠机构、制动主缸、ABS等组成。
线控转向系统设计
03
线控转向系统发展
1
转向技术可分为机械转向、机械液压转向(HPS)、电子液压转向(EHPS)、电动助力转向(EPS)和线控转向(SBW)五个阶段
线控转向技术,则是将转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给去掉,变成了一种软连接,并且通过电信号控制。
转向盘下方连接着一根操纵杆,操纵杆带动转向盘,从而使车轮转向。
HPS是一种机械液压助力的系统,采用液压泵、转向油路、转向阀体等机构,对液压压力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转向。
EHPS是在HPS上加入电子控制装置,利用电子控制装置对液压油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汽车转向的辅助作用。
EPS则不再采用液压泵、转向油路、转向阀体等机
构,而是采用传感器、控制单元、电机进行转向。
电动助力转向(EPS)
2
电动助力转向原理:转矩传感器在接收到来自转向盘的转矩信息后,将该转
矩信息传送至ECU,ECU按照特定的运算逻辑,控制电机输出转矩,通过传动装置将转矩降低,再施加在转向柱上,从而实现转向助力。
EPS按其传动部位及机构构造可分为不同类型:
EPS由以下部件组成:
1)转矩传感器:用于获得转向盘扭力和驾驶员的转向盘转矩。
2)主电机:提供转向力的电机。
3)中央处理器:用于控制电机的旋转和处理输入的信息。
线控转向(SBW)
3
线控转向:SBW将转向盘与车辆转向轮之间的所有机械连接部件去掉,由车辆的电力直接驱动,完成车辆的线控转向。
线控助力转向与传统转向对比
线控转向的工作原理是: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转向盘和车体的动力学信息传送给ECU,经合成运算后由底盘转向系统来完成指令的执行。
线控转向系统设计
4
线控转向机构的设计架构确定后,需要根据整车匹配参数,设计线控转向系统零部件
滑板底盘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