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项目2芦荟的组培快速繁殖吕曼63课件.pptx
文件大小:45.86 MB
总页数:1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59千字
文档摘要

项目2芦荟的组培快速繁殖主讲人:吕曼根培养继代培养炼苗初代培养任务

是指初次用于培养的植物材料。包括植物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什么是外植体(Explant)?1.1、外植体的选取任务一、初代培养

外植体生理状态发育年龄外植体大小外植体取材季节外植体的选择有什么要求?外植体基因型外植体取材部位任务一、初代培养1.1、外植体的选取

外植体基因型基因型不同,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也不相同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易于组织培养;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易于组织培养。如木本植物中猕猴桃易再生,而松树、柏树难再生。基因型不同,组织培养再生途径不相同十字花科的胡萝卜易于诱导胚状体,茄科的烟草、番茄、曼陀罗易于诱导愈伤组织。任务一、初代培养1.1、外植体的选取

外植体取材部位不同种类的植物以及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诱导条件反应是不一致的,有的部位诱导分化率高,有的部位很难脱分化,或者再分化频率很低,甚至只分化出芽不长根或只分化出根而不长芽。如百合科不同属的植物:风信子、虎眼万年青易于再生形成小植株、而郁金香较难;同种百合鳞茎的鳞片外层比内层再生能力强,下段比中上段再生能力强。取材部位选择基本原则:在确定取材部位时,应考虑培养材料有来源有保证,易于再生、成苗。对于培养较困难的植物在培养材料较多的情况下,宜比较各部位的诱导及分化能力,然后择优选择。任务一、初代培养1.1、外植体的选取

外植体取材部位对于大多数植物来讲,茎尖是最好的部位,由于其形态已基本建成,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稳定,也是获得无病毒苗的重要途径,但茎尖往往受到材料来源的限制,而采用茎段可解决培养材料不足的困难。常用的外植体种类:①茎尖(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应用最多,繁殖率高,不易发生遗传变异,但取材有限)②茎段(采用嫩茎的切段促进腋芽萌发,取材容易)③叶(幼嫩叶片组织通过愈伤组织或不定芽分化产生植株,取材容易,操作方便,但易发生变异)④花球和花蕾⑤种子、根、块根、块茎、花瓣、胚等任务一、初代培养1.1、外植体的选取

外植体取材季节一般原则:外植体最好在植物生长最适时期取材,即在其生长开始的季节采样,若在生长末期或已经进入休眠期取样,则外植体会对诱导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如苹果芽在春季取材成活率为60%,夏季取材下降到10%,冬季取材在10%以下。百合鳞片外植体,春、秋季取材易形成小鳞茎,夏、冬季取材培养,则难形成小鳞茎。马铃薯在4月和12月取的茎外植体有较高的块茎发生能力,而2-3月或5-11月则很少有块茎发生能力。任务一、初代培养1.1、外植体的选取

外植体生理状态发育年龄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和发育年龄直接影响离体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发生。一般情况下,越幼嫩,年限越短的组织具有较高的形态发生能力,组织培养越易成功。沿植物的主轴,越向上的部分所形成的器官其生长的时间越短,生理年龄也越老,越接近发育上的成熟,越易形成花器官;反之越向基部,其生理年龄越小。烟草、西番莲的组培中发现,植株下部组织产生营养芽的比例高,而上部组织产生花器官的比例高;木本植物幼龄树的春梢嫩枝段或基部的萌条做外植体效果较好。任务一、初代培养1.1、外植体的选取

外植体的大小外植体的大小,应根据培养目的而定如果是胚胎培养或脱毒,则外植体宜小;如果是进行快速繁殖,外植体宜大。但外植体过大,杀菌不彻底,易于污染;过小离体培养难于操作、成活。一般外植体大小在0.5-1.0cm为宜。具体说叶片、花瓣等约为5mm2,茎段则长约0.5mm,茎尖分生组织带1-2个叶原基,0.2-0.3mm大小等。任务一、初代培养1.1、外植体的选取

外植体的大小取大小适中的茎段、芽体进行清洗、灭菌,大了容易污染,小了不易成活任务一、初代培养1.1、外植体的选取

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