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翻译理论试题及答案.doc
文件大小:26.58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2.4千字
文档摘要

翻译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翻译三原则:信、达、雅”是谁提出的?

A.严复B.鲁迅C.林语堂D.傅雷

答案:A

2.下面哪种理论强调读者的反应?

A.功能对等理论B.目的论C.文化学派理论D.读者反应论

答案:D

3.把“Theappleofoneseye”翻译为“掌上明珠”,采用了哪种翻译方法?

A.直译B.意译C.音译D.形译

答案:B

4.提出“动态对等”概念的是?

A.尤金·奈达B.彼得·纽马克C.乔治·斯坦纳D.劳伦斯·韦努蒂

答案:A

5.“异化翻译”策略强调?

A.向目的语文化靠拢B.保留源语文化特色C.以读者为中心D.简化源语信息

答案:B

6.以下哪个不属于翻译的基本标准?

A.准确B.流畅C.华丽D.完整

答案:C

7.“信达切”的翻译标准是谁提出的?

A.刘重德B.许渊冲C.钱钟书D.杨宪益

答案:A

8.翻译中“归化”策略的目标是?

A.让译文更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B.保留源语的陌生感C.突出文化差异D.忠实于源语形式

答案:A

9.下面哪种不属于机器翻译的类型?

A.规则-basedB.统计-basedC.实例-basedD.人工辅助-based

答案:D

10.从翻译目的角度看,旅游宣传资料翻译主要目的是?

A.传播文化B.吸引游客C.展示景点历史D.介绍地理信息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翻译的基本过程包括?

A.理解B.表达C.校对D.注释

答案:ABC

2.以下属于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有?

A.宗教信仰B.风俗习惯C.历史典故D.语言结构

答案:ABC

3.尤金·奈达的翻译理论贡献包括?

A.动态对等B.功能对等C.语义翻译D.交际翻译

答案:AB

4.翻译中常用的技巧有?

A.增词法B.减词法C.转换法D.合并法

答案:ABCD

5.以下哪些属于文学翻译的特点?

A.艺术性B.创造性C.文化负载性D.准确性要求低

答案:ABC

6.彼得·纽马克提出的翻译方法有?

A.语义翻译B.交际翻译C.归化翻译D.异化翻译

答案:AB

7.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有?

A.翻译目的B.文本类型C.读者对象D.时代背景

答案:ABCD

8.翻译批评的标准通常包括?

A.忠实性B.艺术性C.可读性D.创新性

答案:ABC

9.以下属于科技翻译特点的是?

A.准确性B.逻辑性C.专业性D.形象性

答案:ABC

10.翻译中处理文化意象的方法有?

A.保留意象B.转换意象C.舍弃意象D.创造意象

答案:ABC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翻译只要把原文意思表达出来就行,不用考虑风格。(×)

2.直译一定比意译更能保留原文信息。(×)

3.功能对等理论强调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的一致。(×)

4.翻译过程中可以随意增减原文内容以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

5.文化学派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改写活动。(√)

6.机器翻译完全可以替代人工翻译。(×)

7.翻译标准是固定不变的,适用于所有类型文本。(×)

8.归化翻译就是把源语文化元素全部替换为目的语文化元素。(×)

9.诗歌翻译更注重形式的对应。(×)

10.翻译批评只需要关注译文是否准确传达原文意思。(×)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的内涵。

答案:“信”指忠实于原文内容;“达”要求译文通顺流畅,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雅”强调译文要有一定文采,用较优雅的语言。这一标准对中国翻译理论影响深远。

2.简述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要点。

答案:强调译文与原文在功能上对等,而非形式对应。注重读者反应,让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对文本有大致相同的感受,从意义、风格等多方面实现功能等效。

3.举例说明翻译中增词法的作用。

答案:如“Ihaddinner.”译为“我吃了晚饭”,增加“晚”字。增词法可补充原文隐含信息,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更完整、清晰地传达意思。

4.简述翻译中异化策略的优点。

答案:能保留源语文化特色,丰富目的语文化,为读者带来新鲜感,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让读者了解源语文化的独特之处。

五、讨论题(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