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考试理论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哪个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单选题]*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D.诉讼法
答案:C。原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等根本性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所以C选项正确。
2.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单选题]*
A.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
B.损害结果
C.因果关系
D.主观过错
答案:A。原因: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没有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就谈不上法律责任。损害结果、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虽然也是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但不是核心要素,所以A选项正确。
3.下列属于公法范畴的是?()[多选题]*
A.宪法
B.行政法
C.刑法
D.民法
E.商法
答案:ABC。原因:公法主要调整国家与公民、组织之间的关系,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等,行政法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这些都属于公法范畴。而民法、商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属于私法范畴,所以ABC正确。
4.法的规范作用不包括?()[单选题]*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预测作用
D.反抗作用
答案:D。原因:法的规范作用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和强制作用,并不存在反抗作用这种规范作用,所以D选项正确。
5.法治的核心是?()[单选题]*
A.严格依法办事
B.权力制约
C.权利保障
D.正当程序
答案:A。原因:法治的核心是严格依法办事,只有严格依法办事,才能实现法治的其他目标如权力制约、权利保障和正当程序等,这是法治的基本要求,所以A选项正确。
6.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不包括?()[单选题]*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D.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C。原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享有国家立法权,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没有立法权,所以C选项正确。
7.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法律行为?()[单选题]*
A.订立合同
B.侵权行为
C.睡眠
D.遗嘱行为
答案:C。原因:法律行为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订立合同、侵权行为、遗嘱行为都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并且能引起法律关系的变动,而睡眠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不属于法律行为,所以C选项正确。
8.以下哪个原则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多选题]*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D.重刑主义原则
E.类推原则
答案:ABC。原因:罪刑法定原则要求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强调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现代刑法摒弃重刑主义原则和类推原则,所以ABC正确。
9.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单选题]*
A.原告就被告原则
B.被告就原告原则
C.由原告选择原则
D.由法院指定原则
答案:A。原因: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般地域管辖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即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有利于案件的审理和执行等,所以A选项正确。
10.以下哪项不是法的价值?()[单选题]*
A.秩序
B.自由
C.混乱
D.正义
答案:C。原因:法的价值包括秩序、自由、正义等,混乱是与秩序相悖的,不是法所追求的价值,所以C选项正确。
11.按照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法律解释可分为?()[多选题]*
A.正式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非正式解释
E.学理解释
答案:AD。原因:按照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正式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非正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如学理解释等,所以A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