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课件)高二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pptx
文件大小:61.7 MB
总页数:3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1.68千字
文档摘要

法律

生活;思考:人们常说的“民法”和“民法典”有什么联系?视频中谈到,人的一生会涉及到哪些关系?由此看来,民法的调节范围是什么?;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①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②民法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就业创业无不需要民法的规范;

③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民法典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民法典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自然人;人身关系;;①含义:

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

;学习目标

(7分钟);P5相关链接;7岁的小学生小美意外获得其舅舅赠予的一套房产。

这一赠予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民事法律关系类型;(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小柯在某购物平台网购了一双价值2085元的雪地靴,收到货后发现商品质量有瑕疵,便要求换货。卖家一口答应,但小柯寄回商品后,左等右等却等不见新靴子。卖家甚至表示不愿意退回货款。眼见钱财两空,小柯一气之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介入调查后,小柯提供了当时保存的聊天记录。经过查证,发现双方之前达成的换货协议成立,人民法院要求卖家立即退款,并对卖家予以相应警告。小柯成功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据和现金。小林和父母商量后,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处理。当晚,电台播出一则寻物启事,失主声明,若有人归还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谢。小林心想,自己捡到的皮包可能就是这位失主的。当小林准备把皮包归还失主时,他的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收取500元钱,可他觉得,如果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了。

思考: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评??事例中小林及其父母的观点。参考角度:

1:拾金不昧是道德还是法律要求?

2:小林能不能要那五百元酬谢金?

3:如果小林归还皮包后,失主变卦不肯付酬金怎么办?;①根据民法,“拾金不昧”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若据为己有则构成“不当得利”)。

②当事人小林接受或放弃酬谢报酬都是行使权利的方式。小林认为拾得他人的物品应不计报酬返还失主说明他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但认为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了的想法是不正确的。依法行使权利与拾金不昧的道德要求并不矛盾。

③有明确金额作为报酬的寻物启事,在法律上构成“悬赏广告”,具有法律约束力。小林履行了拾得遗失物的义务人的责任,失主同样也应该履行交付承诺酬金的义务,以保障小林获得酬金的权利,否则视为违约,小林有权主张其获得酬金的权利。

;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探究与分享;?结合生活中通常的取名方法,讨论案例中的取名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并说明理由。;(1)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2)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主要标志。

(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3)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4)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诚信原则作为民法最为重要的基本原则,

(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

违背公序良俗

(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环境;以下案例违反了民法的什么基本原则?;认真对待

民事权利与义务;稿定PPT;稿定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