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略理念发展
营销策略理念随着市场环境、消费者需求和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变化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的演变,以下是这些阶段的详细介绍:
生产观念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背景:当时处于工业化初期,市场需求旺盛但物资相对短缺,产品供不应求。生产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
-核心思想:企业的中心任务在于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认为只要产品能够大量生产出来,就不愁没有销路,“以产定销”是这一观念的典型特征。
-举例:在早期汽车工业发展阶段,福特汽车公司通过流水线生产方式大幅提高了汽车产量,降低了成本,使得T型车得以普及。亨利·福特曾说:“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这体现了生产观念下企业对产品生产的专注,而对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关注不足。
产品观念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背景:市场产品供应逐渐丰富,消费者有了一定的选择空间,开始对产品质量、性能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核心思想:企业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因此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产品的改进和完善上,坚信只要产品品质优良就会受到消费者欢迎,“酒香不怕巷子深”是该观念的形象表述。
-举例:一些传统的高端钟表品牌,专注于提升机芯工艺、打磨品质和设计复杂度,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品质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即使价格高昂,仍吸引众多追求品质的消费者。
推销观念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
-背景:随着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市场上产品数量迅速增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由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过渡,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核心思想:企业认为,消费者通常具有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如果顺其自然,消费者一般不会足量购买某一企业的产品。因此,企业必须积极推销和大力促销,以刺激消费者大量购买本企业产品。
-举例:在这一时期,挨家挨户推销产品的销售人员大量涌现。例如,许多保险公司的业务员通过上门拜访、电话推销等方式,向潜在客户介绍保险产品,劝说他们购买,以此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市场营销观念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
-背景:二战后,市场进一步繁荣,消费者需求愈发多样化和个性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开始认识到,只有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并满足这些需求,才能在市场中获得成功。
-核心思想: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围绕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展开。通过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根据需求开发产品、制定价格、选择销售渠道和开展促销活动,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发现需求并满足需求”是市场营销观念的核心。
-举例:苹果公司通过深入研究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和使用习惯,设计出如iPhone等一系列具有创新性、易用性和时尚感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在通讯、娱乐、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在全球市场取得巨大成功。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利益,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消费者健康受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等不断提高,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
-核心思想:企业的营销决策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以及企业自身的利益,还要考虑社会整体利益,兼顾消费者、企业和社会三者的利益。企业在满足消费者需求、获取利润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消费者健康等。
-举例:一些食品企业积极采用环保包装材料,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推广绿色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强调产品的健康、安全属性,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无添加的健康食品,既满足了消费者对健康的追求,又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