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竖向地震作用与变形验算.ppt
文件大小:7.1 MB
总页数:5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7
总字数:约5.59千字
文档摘要

三、平板型网架屋盖与大于24m屋架的竖向地震作用计算---第i杆件的竖向地震内力;---第i杆件的重力内力。反应谱法计算结果表明1.比值虽不相同,但相差不大,故可取最大值作为设计依据;2.比值与烈度和场地类别有关;3.比值与跨度有关,但在常用的范围内,变化不很大;为了简化,略去其影响;---竖向地震作用系数,按表采用;---重力荷载代表值。0.250.250.2090.13(0.19)0.13(0.19)0.10(0.15)80.200.150.1590.10(0.15)0.08(0.12)可不计算(0.10)8Ⅲ、ⅣⅡⅠ钢筋混凝土屋架平板型网架钢屋架结构类型烈度场地类别采用静力法第27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对于长悬臂和其它大跨度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8度和9度可分别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0%和20%,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时,可取该结构构件重力荷载代表值的15%。第28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六、结构抗震验算内容为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要求,我国抗震规范规定进行下列内容的抗震验算:1)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以防止非结构构件(隔墙、幕墙、建筑装饰等)破坏2)多遇地震下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构件破坏3)罕遇地震下结构的弹塑性变形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中震可修”抗震要求,通过构造措施加以保证第29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多遇地震下结构允许弹性变形验算厂房——对非结构构件要求低砌体结构——刚度大、变形小可不验算允许弹性变形:框架结构填充墙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支撑结构和框支结构的框支层部分须验算允许弹性变形:第30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结构抗震计算原则3.9结构抗震验算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遵循下列原则:1、一般情况下,可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考虑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3、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宜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考虑扭转影响。4、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第31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结构抗震计算方法的确定前面介绍的结构抗震计算方法总结如下:*底部剪力法把地震作用当做等效静力荷载,计算结构最大地震反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利用振型分解原理和反应谱理论进行结构最大地震反应分析拟静力法忽略了高振型的影响,且对第一振型也作了简化,因此计算精度稍差结构计算量最小拟动力方法计算精度较高,计算误差主要来自振型组合时关于地震动随机特性的假定计算量稍大第32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时程分析法选用一定的地震波,直接输入到所设计的结构,然后对结构的运动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数值积分,求得结构在整个地震时程范围内的地震反应完全动力方法计算量大,而计算精度高时程分析法有两种振型分解法逐步积分法时程分析法计算的是某一确定地震动的时程反应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考虑了不同地震动时程记录的随机性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振型分解时程分析法——因建立在结构的动力特性基础上,只适用于结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逐步积分时程分析法——不仅适用于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也适用于作为非弹性特例的结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第33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结构抗震计算方法选择:多遇地震作用下:根据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设计要求分别对待:弹性分析方法结构的地震反应是弹性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地震反应是非弹性的非弹性分析方法规则、简单的结构:简化方法不规则、复杂的结构:较精确的计算方法次要结构:简化方法重要结构:较精确的计算方法第34页,共5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规定,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采用下列方法:(1)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